
2024年,全球原油出口市場遭遇了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的首次下滑,降幅達到2%。這一趨勢主要由需求增長疲軟以及煉油廠和管道布局變化導致的貿易路線調整所驅動。據行業分析,俄烏沖突與中東戰爭進一步加劇了全球原油運輸的混亂,油輪運輸路線被迫改變,供應商和買家分裂成多個地區性陣營。
中東地區對歐洲的石油出口顯著減少了22%,這一變化反映了全球石油貿易流向的重大轉變。與此同時,更多美國和南美的石油流向歐洲,而俄羅斯的石油則轉向印度和中國。這種轉變不僅重塑了石油供應鏈,還催生了新的機會主義聯盟,如俄羅斯與印度、中國與伊朗之間的緊密聯系。這些變化在紅海航運遭受襲擊和歐洲煉油廠關閉的背景下愈發明顯,導致航運緊張、運費上漲,并最終影響了煉油利潤。
美國頁巖油產業的蓬勃發展成為這一變革中的受益者。其石油出口量激增,全球市場份額提升至9.5%,僅次于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此外,尼日利亞丹格特大型煉油廠的啟動、加拿大跨山輸油管道的擴建、墨西哥石油產量的下滑、利比亞石油出口的短暫中斷以及圭亞那石油產量的上升,共同推動了全球石油貿易路線的進一步復雜化。
2025年,供應商將面臨更多挑戰,包括中國等主要消費中心燃料需求的下降,以及更多國家轉向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的趨勢。這種轉變增加了市場的不確定性,據船舶經紀公司Poten & Partners的海洋研究和咨詢經理埃里克·布魯克赫伊森指出,2019年已被視為最后一個“正常”年份。
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享與行業交流,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權,請留言刪除。歡迎轉載分享。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