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隨著地緣政治風險的上升,特別是美國對俄羅斯“影子船隊”實施新制裁的威脅,油價再次攀升。本周,制裁威脅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推動布倫特原油價格回升至每桶74美元,實現了自11月中旬以來的首次周漲幅。這一波油價上漲主要受到七國集團(G7)對俄羅斯“影子船隊”的新制裁、中國對購買伊朗原油的擔憂以及伊朗可能面臨核制裁的威脅等多重地緣政治因素的影響。
與此同時,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連續第五次下調了2024年和2025年的全球石油需求預測,將明年增長預期調整為每天145萬桶。這一調整主要歸因于中東地區消費增長預期的下調,反映了市場對未來石油需求的悲觀預期。
在制裁方面,歐盟已就第15輪對俄能源制裁方案達成共識,制裁對象涉及30多個實體和45艘油輪,因其涉嫌為俄羅斯“影子船隊”貿易提供便利。這一舉措進一步加劇了地緣政治局勢的緊張。
然而,在國際能源巨頭方面,美國石油巨頭埃克森美孚計劃加大石油投資,將其上游支出從2025年的270-290億美元提高到2026年的280-330億美元,目標是到2030年將總產量提升至每天540萬桶油當量,這主要得益于其對Pioneer的收購。
相比之下,墨西哥的石油產量卻因預算削減而持續下降,跌至數十年來的最低水平。最新數據顯示,原油產量已降至每天130萬桶。
在伊朗核問題上,伊朗同意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對其福爾多地下設施的更嚴格監控,這一舉措緩解了緊張局勢。
此外,加拿大幾位省長敦促總理特魯多對特朗普威脅要對加拿大商品征收25%進口關稅的舉措做出強硬回應。印度最大私營煉油商Reliance則與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簽署了一項為期10年的原油供應協議,同意每日購買50萬桶俄羅斯原油。
盡管黑海地區的地緣政治局勢緊張,但英國能源巨頭殼牌仍與保加利亞簽署了一項協議,將開發一個超過4000平方公里的海上勘探區。與此同時,全球最大的電動車電池制造商寧德時代與歐洲車企Stellantis簽署了一項價值43億美元的協議,在西班牙建設一座大規模磷酸鐵鋰電池工廠。
奧地利石油公司OMV終止了其與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的管道天然氣供應合同,這一舉動發生在兩國因仲裁案件而關系破裂后。與此同時,由于沙特阿美下調原油公式價格,中國煉油企業增加了對沙特原油的采購量。
在煉油業務方面,總部位于日內瓦的交易公司Gunvor決定關閉其鹿特丹煉油廠,僅將該場地用作交易終端。這一舉措反映了在高電價、高通脹率和低利潤率的背景下,運營成本不斷攀升的現狀。
另外,非洲生產商塔洛石油在首席執行官離職后陷入混亂,據報道,上游同行Kosmos Energy正在考慮對其進行全股票收購。這一潛在收購可能使塔洛石油的產量翻倍,進一步改變非洲能源市場的格局。
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享與行業交流,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權,請留言刪除。歡迎轉載分享。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