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眾多國際與中國標桿化工企業相繼發布了其2024年第三季度的營業收入與利潤數據。從整體業績來看,2024年前三季度,無論是國際還是中國的化工企業,大部分均實現了業績與利潤的同比增長,展現出化工產業的蓬勃活力。
據統計,在國際化工龍頭上市企業中,營業收入同比下降的僅有4家,占比約為24%,其余企業均實現了同比增長。而在凈利潤方面,雖然有5家企業同比下跌,占比約29%,但其余企業凈利潤均實現了上漲。值得注意的是,這17家國際龍頭企業在凈利潤維度上均保持了盈利狀態,其中塞拉尼斯的凈利潤同比下跌幅度最大,達到了71%左右,而朗盛的凈利潤則實現了45%左右的同比增長,成為表現最為突出的企業之一。
從國際龍頭企業的整體表現來看,2024年可謂是豐收之年。這主要得益于兩大因素:一是眾多化工巨頭在戰略上的調整與業務整合,通過關停部分裝置和工廠,有效緩解了全球市場的競爭壓力,使得市場售價得以維持堅挺,從而保障了產品的銷售利潤空間;二是那些產品位于化工產業鏈末端的企業,如杜邦、贏創、阿科瑪、伊士曼等,由于終端產品占比較大,其盈利能力相對較強。以杜邦為例,其前三季度利潤超過8億美元,同比增長11%,充分展示了產業鏈下游產品的強勁盈利能力。
與此同時,中國化工企業在2024年前三季度的表現同樣令人矚目。據統計,在中國7家上市的化工企業中,營業收入同比下降的僅有2家,占比約為28%,其余企業均實現了業績的同比增長。在利潤方面,僅有一家企業同比降低,占比僅為14%。其中,魯西化工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幅度最大,超過了20%;而榮盛石化的利潤同比增長速度最快,達到了驚人的715%。此外,榮盛石化、魯西化工和上海石化三家企業的利潤同比增長均超過了100%。
中國化工企業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主要得益于以下幾方面的因素:一是國際化工巨頭在戰略調整上的頻繁動作,為中國化工企業提供了拓展國際市場的寶貴機會;二是2024年國際油價的相對穩定,為化工產業的成本傳導提供了良好的時間基礎,從而保障了化工企業的生產利潤;三是中國標桿企業正在積極轉型,通過產業鏈精細化、一體化和技術升級等轉型措施,不斷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然而,盡管2024年前三季度化工企業的業績變化相對良好,整體好于預期,但中國石化產業仍面臨著諸多挑戰。隨著產業的快速增長,大宗石化產品依舊是增長的主要動力,但同質化的競爭也在延續甚至加劇。特別是2025年中國化工整體環境預期較差,可能會對中國化工產業的整體發展速度產生拖累。因此,相關企業需要提前做好準備,以應對可能的市場變化。
綜上所述,上市化工企業的業績變化是衡量化工產業景氣度的重要指標,與化工產業總體環境的變化密切相關。2024年前三季度,無論是國際還是中國的化工企業,均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未來,中國化工產業仍需保持警惕,積極應對市場變化,以實現持續穩健的發展。
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享與行業交流,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權,請留言刪除。歡迎轉載分享。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