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全球石油供應和消費格局來看,石油是一個天然的生產能力和消費能力嚴重不匹配的能源品種,供需格局失衡必然導致貿易格局失衡。
一、全球石油貿易格局不斷演變
從分區域來看看,全球主要石油出口地區是中東、獨聯體和非洲,主要石油進口地區是歐洲和亞太地區。
石油,這能源瑰寶,從其供應與消費格局來看,仿佛是一位承載著生產與消費能力嚴重不匹配的藝術家,其供需失衡的畫卷,必然引發貿易格局的錯綜復雜。
放眼全球,中東、獨聯體和非洲是石油的主要出口地,而歐洲與亞太地區則是主要的石油進口地,如同畫家揮灑色彩,將石油貿易版圖在蘇伊士運河的兩邊劃分開來,一邊是大西洋貿易平衡格局的壯麗,一邊是東西流向石油貿易平衡的溫情。
在大西洋石油貿易畫卷上,主要表現在北美、中南美的石油生產與歐洲的石油消費之間的和諧共處,如同油畫中的色彩交融,石油貿易在此區域內自然流動。
而在東西流向的石油貿易畫卷上,則是以亞太地區為石油進口為主導,與中東石油產地形成主要的石油貿易關系,并與美洲、獨聯體和西北非等形成石油貿易的輔助關系,如同畫卷中的明暗對比,既突出重點又不失整體和諧。
在過去幾十年,全球石油貿易格局演變的最大特征是石油貿易重心東移,如同畫卷中的色彩漸變,關鍵因素在于全球石油消費重心由西向東轉移。
在20世紀50-70年代,歐美地區是全球最主要的石油消費區域,全球石油貿易主要集中在大西洋區域,中東石油主要出口區域是歐洲,還有部分出口到美國。
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雖然中東地區對日本石油出口快速增長,但是西歐地區仍然是中東地區的主要石油出口地。
在20世紀90年代以后,中東石油主要出口區域轉移到開始逐漸由歐美轉向亞太地區,并且隨著亞太經濟高速發展,尤其是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中東地區石油出口到亞太地區的份額超過了一半。
在此之后,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亞太地區石油消費持續攀升,中東出口到亞太地區的石油市場份額提高到70%以上,而且非洲、中南美洲和獨聯體地區出口到亞太地區的石油份額也開始快速增長。
在俄羅斯-烏克蘭沖突爆發后,全球石油貿易畫卷再度被重繪,主要原因是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異常嚴厲的能源制裁,俄羅斯不得不調整石油出口流向,減少向西方國家出口,增加向亞太地區出口。
二、全球石油出口格局區域化特征明顯
全球石油資源分布猶如星辰大海,高度不均衡賦予了獨特的特征,進而推動石油貿易這個宏大的篇章,在世界能源舞臺上演繹。
在2012-2022年期間,全球石油貿易平穩或穩步增長,由5670.6萬桶/日躍升到6881.5萬桶/日,如同繁星在夜空中劃過,描繪出一幅波瀾壯闊的畫卷。
中東地區,珍珠之海,波光粼粼,石油出口量猶如明珠逐日成長,由2039萬桶/日攀升到2426萬桶/日,增加了18.98%;在全球石油出口量中的比重,由35.96%微降到35.26%。
北美洲地區,石油出口量如同熊熊烈火般燃燒,由710萬桶/日躍升到1463萬桶/日,增加了105.97%;在世界石油出口量中的比重,也由12.53%快速提升到21.26%,提升了8.73個百分點,象征著勃勃生機和活力。
獨聯體地區,石油出口量穩步增長,如同冰河漸融,由941萬桶/日緩慢增加到992萬桶/日,增加了5.36%;然而,在全球石油出口量中的比重卻由16.61%下降到14.42%,下降了2.19個百分點。
亞太地區,石油出口量穩步增長,由629萬桶/日增加到654萬桶/日,增加了3.95%;不過,在全球石油出口量中的比重卻有11.11%下降到9.52%,下降了1.59個百分點。
西非地區,石油出口量如同潮水退去,由472萬桶/日下降到355萬桶/日,減少了24.7%;在全球石油出口量中的比重也由8.33%下降到5.17%,下降了3.16個百分點。
中南美洲地區,石油出口量如同秋葉飄零,由383萬桶/日下降到296萬桶/日,減少了22.74%;在全球石油出口量中的比重也由6.75%下降到4.3%,下降了2.45個百分點。
歐洲地區,石油出口量穩步增長,由218萬桶/日增加到268萬桶/日,增加了23.06%;在全球石油出口量中的占比由3.85%提高到3.90%,微增了0.05個百分點。
北非地區,石油出口量如同沙漏中的沙子緩緩滑落,由260萬桶/日下降到207萬桶/日;在全球石油出口量中的比重也由4.59%下降到3.01%,下降了1.58個百分點。
由上分析可知,全球石油出口主要集中在中東、北美、獨聯體和亞太,2022年上述地區石油出口量全球占比高達80.46%。
三、全球石油進口國別高度集中
在2012-2022年期間,世界石油進口舞臺上,有四個國家成為主角。
中國,好像一位宏大的舵手,揮動油輪,載著滿艙石油,航行在廣袤無垠的海域。石油進口量如同涌動的浪潮,由667.5萬桶/日激增到1215.6萬桶/日,增加了82.11%;在全球石油進口量中的占比由11.77%提高到17.66%,提高了5.89個百分點。石油進口增長速度之快,映襯著大國之崛起,迅速而猛烈。
美國雖然舵手的姿勢不變,但石油進口量卻穩步下滑,由1058.7萬桶/日減少到833.0萬桶/日,減少了21.32%;在全球石油進口量中的占比由18.67%下降到12.10%,下降了6.57個百分點。像日落之城中年歲悠長的老建筑,石油進口量仿佛被歷史大潮緩緩侵蝕。
印度步伐穩健,如同夏日陽光灑油輪上,石油進口量由416.8萬桶/日增加到575.2萬桶/日,增加了38.00%,如同一首歡快的歌謠,充滿生機與活力;在全球石油出口量中的占比由7.35%提高到8.36%,提高了1.01個百分點。
日本石油進口量,如同秋天落葉,緩緩飄落,由474.3萬桶/日減少到346.5萬桶/日,減少了26.94%;在全球石油進口量中的占比由8.36%下降到5.04%,下降了3.32個百分點,即便如此,數字也像一片美麗的秋葉,給世界能源發展涂抹上了深深的色彩。
由以上數據可知,2022年這四個國家石油進口量在全球石油進口量中的比重竟高達43.16%,全球石油進口集中度顯露無疑,既充滿挑戰,也充滿機遇。
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享與行業交流,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權,請留言刪除。歡迎轉載分享。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