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8達成“歷史性協議”——以公正、有序、公平的方式減少能源系統對化石燃料的依賴。當前,很多國家面臨著綠色轉型與能源安全的新矛盾。例如,轉型路徑的抉擇、清潔技術的攻關、安全風險擴容、轉型成本負擔等,這些都使“能源平衡三角”嚴重承壓。為了應對氣候變化問題、謀求高質量發展,我國積極穩妥推進能源系統綠色低碳轉型。日前,中國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秉承“能源平衡三角”轉型理念,緊密關注國內外宏觀形勢變化,不斷深化能源轉型路徑研究,發布了《中國能源展望2060(2024年版)》報告。
中國一次能源消費總量將于2030~2035年間達峰
報告顯示,中國一次能源消費總量將于2030~2035年間達峰,峰值約62.6億噸標煤,2060年將降至57億噸標煤。隨著低碳清潔能源規?;l展,我國一次能源結構加速優化,預計煤炭消費占比將在“十五五”期間跌破50%,石油占比已處在19%左右的高位平臺期,天然氣占比穩步提高,到2040年增至接近13%的峰值,非化石能源占比將在2025年達到20%,并于2040年前突破40%,成為第一大能源品種。
碳排放方面,受煤炭、石油等高碳化石能源消費增長的影響,我國能源活動相關碳排放正在進入峰值平臺期,剔除原料用能固碳作用后,2023年我國能源活動相關的碳排放總量將會增至100億噸。
近年來,我國能源消費增速反彈,存在能源消費總量高位達峰的趨勢。從需求側看,我國產業結構優化節奏短期受新冠疫情和國際局勢影響,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不及預期;從供給側看,能源體系新舊接替仍缺少成熟可靠技術支撐,為保障供應安全,傳統化石能源和新興可再生能源雙增長。
但即便如此,預計我國能源消費峰值的“高位”也是有限的。能源消費歸根結底由社會總需求決定,在近中期時限內,在可預見的科技水平和產業基礎下,我國能源總需求客觀可測。
石油在我國一次能源中長期保持重要地位 “原料”屬性將更加突出
石油需求進入增長最后階段,預計“十五五”中期達峰,將在2027年前達到8億噸左右的峰值;預計2030年后,我國石油消費將出現明顯下降趨勢。
長期以來,石油都是我國交通部門的主要能源,占到交通用能總量的90%以上。但是隨著運輸結構軌道化,燃料結構清潔化轉型,交通能源體系將發生顛覆性變化,以油氣為主體的交通用能結構,將轉變為以電氫為主,生物質和油氣多元發展的格局。
以道路交通為例,我國新能源汽車超預期發展,預計2023年滲透率達到33%,保有量為2030年2030萬輛,到2025年滲透率增至40%以上,保有量將超過4000萬輛;在汽車總量中的占比將超過10%,使得燃油車保有量和交通用油提早達峰。由此預測,我國交通用油將在2025年左右達峰,峰值約為4億噸。
化工原料是石油的另一個重要應用領域。2020年后,我國開啟了歷史上最大的化工擴能潮,此輪擴能周期或將持續至“十五五”中后期,屆時乙烯和PX產能將分別達到8225萬噸和每年5107萬噸,帶動化工原料需求快速增長。化工用油需求隨著化工裝置投產,節奏呈現階段性的特點,預計化工用油的年均增速在“十四五”時期為12%,到“十五五”時期降至3%左右。2035年左右,我國化工用油的達峰峰值約為2.8億噸,之后隨著塑料循環再生以及二氧化碳資源化技術的大規模發展,化工用油將逐漸降低,預計2060年還有1.5億~2億噸原料化工用油無法被替代。
中長期看,石油將更多地從重要的交通燃料向必不可少的石化原材料轉化,在我國一次能源中長期保持重要地位。
天然氣是“橋梁能源”
助力終端工業部門快速降碳 支撐可再生電力長期發展
天然氣在能源轉型中的前景主要取決于能源總體安全的考量和轉型進程的挑戰。預計天然氣消費峰值仍將會在2040年左右到來,峰值約6100億立方米,占一次能源的比例將近13%;到2060年仍有約4000億立方米,占一次能源的比例約9%。
天然氣在能源系統中的主要作用是幫助工業部門快速減污降碳,以及支撐可再生電力的發展。因此,天然氣需求的發展演變主要受工業部門和電力部門用氣規模的影響。具體到工業部門,在碳達峰之前,燃料清潔低碳化調整是控碳的優選路徑,所以工業用氣會領先增長。遠期隨著產業優化,工藝提升和清潔能源替代,工業用氣將經歷減速增長到下降的過程。
天然氣發電在電力系統中發揮著清潔電源、穩定供應等重要作用,但其發展節奏和發展空間受氣價水平的制約,遠期隨著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的進一步提升,氣電靈活性作用才更加凸顯。替代煤炭是我國天然氣消費增長的一個重要引擎,但是等熱值的煤價只有氣價的一半左右,較大的經濟性差距,使替代過程離不開政策支持。2001年以來,我國天然氣消費的增量大幅波動,這種波動受到天然氣政策的直接影響,而政策出臺的背后是對于國際天然氣市場供需格局和價格水平的判斷。
展望未來,盡管我們看好天然氣消費的長期增長趨勢,但在每一個時期和階段,天然氣需求也會隨國際市場的變化而波動。
從供應上看,受未來管道氣合約變化以及新建管道氣進口通道的影響,遠期LNG進口需求不確定性很高?;诂F有公開信息,預計我國LNG需求將在2045年左右達峰,峰值在1530億~2330億立方米。
非化石能源將于2045年前后成為我國能源供應主體
非化石能源是我國新型能源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將經歷初期擴張、快速成長和多元化發展3個階段,目前正處于初期擴張階段。非化石能源已經成為我國發電增量的主體,正在成為能源系統中的增量主體。預計到203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增至5.7萬億千瓦時,接近總發電量的一半,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增至26億千瓦以上,超過我國總發電裝機規模的六成。2030~2045年是快速成長階段,非化石能源在電力系統中將成為存量和增量雙主體,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占比突破50%。2045~2060年是多元化發展階段,非化石能源將成為我國能源系統的主導能源。預計到206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發電量超過16萬億千瓦時,占我國總發電量的 93%。
2024(第八屆)中國潤滑油技術創新及行業發展論壇暨中國(廣州)潤滑油行業供應鏈產品與技術展將于2024年4月11日-12日在廣州召開!
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享與行業交流,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權,請留言刪除。歡迎轉載分享。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