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經濟環境持續充滿挑戰,市場前景堪憂,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預計2024年的開局并不容易。該公司高管表示,將繼續專注于在中國的低碳裂解裝置和一體化裝置投資,同時全面削減成本和資本支出。ICIS和標普全球等分析機構表示,市場人士關注的是,這家化工巨頭下一步可能采取什么措施來調整在歐洲的生產、解決成本問題。
削減成本和資本支出
巴斯夫首席財務官德克·埃爾弗曼表示,巴斯夫的成本削減計劃是非常真實的,而且雄心勃勃。巴斯夫調整成本結構的重點是在歐洲。例如,當前歐洲的天然氣價格仍然比2019~2021年的標準高出40%,第三季度歐洲天然氣基準價格比美國Henry Hub天然氣基準價格高出約4倍。巴斯夫的目標是到2026年底削減11億歐元的成本,其中包括關閉工廠,并對該公司位于德國路德維希港的主要生產基地進行生產改造,同時將顯著降低在歐洲的全球業務服務和數字業務服務部門的成本,以及其他措施。
一些最重大的變化是在未來的資本支出計劃上。巴斯夫今年2月公布2023年資本支出預算削減10億至53億歐元,可以看出運營環境的艱難。此外,巴斯夫2023至2027年的預算總額將削減40億至208億歐元,而對低碳的承諾仍然存在。這位首席財務官強調:“這不僅僅是推遲支出。我們正在減少項目數量,并將實施涉及降低資本支出的替代措施。我們也在利用低迷的市場環境來降低投資成本。”
巴斯夫公司今年2月還表示,將關閉路德維希港的一家合成氨工廠及相關設施,并關閉一家己內酰胺工廠。其他關閉的設施包括生產環己醇、環己酮、純堿、甲苯二異氰酸酯、硝基甲苯和甲苯二胺的生產設施。
市場前景仍不確定
巴斯夫表示,第三季度該公司在中國看到了一些增長,但其他地區的化學品產量出現下滑。巴斯夫首席執行官薄睦樂稱:“中國近幾周多種化工產品的國內需求出現明顯復蘇,盡管銷售價格較低。包括中國在內,第三季度全球化學品總產量增長了4.8%,但中國以外的全球化學品總產量下降了4.4%。不過,我們認為,市場已經出現一些積極變化的曙光。庫存指數在某些情況下已升至50以上。總的來說,這些觀察和統計數據與我們運營部門當前訂單輸入的發展保持一致。特別是在中國和印度,我們看到需求更加強勁,而其他地區的訂單數量正趨于穩定。”
然而,市場前景仍然不確定。巴斯夫預計,第四季度全球化學品產量將進一步企穩,但考慮到利率環境和地緣政治風險,宏觀經濟前景“仍然極不確定”。特別是,原材料價格上漲可能會對需求和利潤率造成壓力,因為在需求低迷時期,定價權是有限的。巴斯夫預計,2024年的開局并不容易。薄睦樂稱:“我們對未來的展望有限。我們真的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么,所以我們必須一步一步來。”
繼續開拓增長業務
11月24日,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ADNOC)表示,正醞釀收購由巴斯夫控股的Wintershall Dea,該公司的估值可能超過100億歐元。這也是目前巴斯夫剝離業務,助力企業經營的縮影。
巴斯夫在幾年前就已計劃將Wintershall Dea與母公司分離,感興趣的買家包括法國道達爾能源和挪威生產商Equinor,阿布扎比的一家主權財富基金也在意向方之列。
不過,在進行剝離百億歐元業務的同時,巴斯夫也為自己在萬億儲能市場開辟了一條專注正極材料和電池回收的業績增長線。
正極材料方面,2023年6月29日,巴斯夫剛剛宣布其德國的第一家正極材料工廠在勃蘭登堡州南部施瓦茨海德正式落成,集電池材料生產與回收一體。11月,巴斯夫宣布與SK On已達成協議,共同開發行業領先的鋰離子電池材料;同期,巴斯巴、巴斯夫和科萊恩就“高標準大功率充電系統新材料聯合開發”簽署了三方戰略合作協議。
電池回收方面,2023年7月,巴斯夫在德國施瓦茨海德建立了歐洲首個電池材料生產和回收中心。這座先進的工廠將包括一個高性能正極活性材料生產廠和一個電池回收廠,標志著歐洲電池價值鏈閉環的重大進展。這個新的電池材料生產廠是歐洲最大的全自動陰極活性材料生產廠。2023年9月,巴斯夫宣布與美國Nanotech Energy、美國電池技術(ABTC)以及加拿大TODA Advanced Materials Inc.合作在北美實現鋰電回收利用,預計將于2024年投產。這將使巴斯夫成為北美首家商業化規模供貨回收金屬正極(陰極)活性材料的公司。
2024(第八屆)中國潤滑油技術創新及行業發展論壇暨中國(廣州)潤滑油行業供應鏈產品與技術展將于2024年3月6日-8日在廣州召開!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享與行業交流,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