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民營經濟迎來陣陣春風,各種扶持政策陸續出臺,給陷入困境的民企送去了溫暖。曾經為中國經濟做出巨大貢獻的民營企業,這一次是否還能重新振作再創奇跡和輝煌呢?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叢亮9月4日介紹,近日,中央編辦正式批復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內部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作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專門工作機構,加強相關領域政策統籌協調,推動各項重大舉措早落地、見實效。叢亮在國務院新聞辦當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7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公開發布。
一個多月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相關方面堅決抓好意見貫徹落實,推出了系列配套舉措,取得初步成效。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范圍廣、政策鏈條長、工作環節多。結合當前民營經濟發展面臨的形勢和民營經濟工作現狀,黨中央、國務院作出在國家發展改革委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的重大決策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張世昕介紹,這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決策部署的有力舉措,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民營經濟的高度重視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和“三個沒有變”,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
具體落實在民營油企行業,將帶來哪些利好?
首次提出“生力軍”說法
“近年來,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發生了一些變化,特別是三年疫情給民營企業發展造成了一定影響,不少民營中小企業面臨著一些問題和困難,穩定信心和能否達到預期變得更加迫切、重要。”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常務理事李志起說。
這一過程,民營油企深有感受。2022年初,受國際局勢影響,全球油氣等供應鏈出現了較大的波動,原油等上游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同時,國內受疫情疊加地產鏈雙重影響,需求出現明顯的抑制,化工品價格和原油價格出現了明顯的背離。石化行業在國內主要以中游環節為主,行業景氣度處近十年來低位。
31條針對這些情況,進行頂層設計,以最高規格的文件政策完善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體制機制,部署新政策新舉措,很多內容極具針對性,將進一步激發民營經濟發展活力。“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是推動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力量。”31條中,對民營經濟的定位有了全新的表述。
在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馬彬看來,“生力軍”“重要基礎”“重要力量”,31條中將民營經濟的定位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為什么民營經濟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在政策解析會中指出,對于民營經濟的重要性,通常用“56789”來概括:民營經濟貢獻了中國經濟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以及90%以上的經營主體。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經濟在一季度快速反彈之后,二季度增速再度放緩。在各種大規模的刺激力度之下,經濟反彈僅僅持續了一個季度就開始放緩,顯示出了當前中國經濟僅靠刺激手段已經難以為繼,急需尋找新的增長動力。
當前,支撐經濟反彈的主要力量還是國有經濟。從投資來看,上半年的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3.8%,其中國有控股增長8.1%,但民間投資增速只有-0.2%。由于民間投資增速不斷萎縮,甚至進入負增長,導致整體投資增速快速放緩。如果民間投資負增長的趨勢不能逆轉,僅靠國有經濟顯然獨木難支,中國經濟的GDP將承受更大的壓力。
以民營煉化行業為例,過去10年,民營煉化以聚酯為起點,自下而上進行縱向一體化突破,在實現從“一滴油”到“一根絲”全產業鏈布局的同時,做大和完善了中上游產業。進入“十四五”,民營煉化企業瞄準國內“新消費”和“硬科技”催生的化工新材料領域,依托上游“大化工”平臺提供的豐富“化工原料庫”,布局下游高端化工新材料產業鏈,為助推我國石化產業轉型升級、確保國家能源戰略安全發揮了技術支撐作用,切實履行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使命與擔當。
以山東省最大的民營煉化企業東明石化為例,30多年來,東明石化一直在石化領域深耕細作。據東明恒昌化工有限公司安全生產總監李釗介紹,恒昌的20萬噸高端聚丙烯生產項目是我國首套能夠同時生產無規共聚和抗沖共聚高端聚丙烯產品的裝置,擁有高端聚丙烯牌號168個,其中9個牌號能夠填補國內空白,完全替代出口;投資約70億元的100萬噸/年資源綜合利用項目,是企業向高端化工邁進的重要項目,采用先進的DCS集散控制系統、SIS聯鎖系統,集中在中央控制室統一生產調度。其生產的產品可替代進口產品,廣泛應用于農業、汽車、醫療器械及高端化工等領域。年可實現銷售收入200億元,新增利稅34億元,新增就業800多人。
東明石化只是全國眾多民營煉化企業的縮影。值得一提的是,在山東諸多煉化企業中,絕大部分企業具備成品油終端銷售能力。據統計,民營加油站就有6000多座。不僅在山東,在全國,民營加油站占到舉足輕重的地位,已然占到全國加油站的45%左右。
由此可見,民營經濟在稅收、技術創新、就業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當前中國經濟背景下,民營經濟就業的意義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
“近幾年,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發生了一些變化,發展信心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說,我們迫切需要完善一批基礎制度、出臺一批管用舉措、推廣一批經驗做法、更好提振信心,促進民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打造公平的市場秩序
在李志起看來,《意見》既進一步完善頂層設計,以最高規格的文件精神完善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體制機制,也針對民營企業最關心的實際問題部署了許多新政策新舉措,很多內容極具針對性,必將進一步激發民營經濟的發展活力。民營經濟在參與經濟發展和投資建設過程中,最關注最擔心的就是市場競爭環境、稅收優惠、法治保障、涉企服務等方面的問題是否能得到很好的解決。這也是保障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激發民營企業信心和活力的機制保障土壤。
“民營油企特別是民營石化企業在經歷了過去幾年的行業大洗牌后,淘汰了部分落后產能,行業大煉化一體化發展迅速,特別需要一些政策的激勵來讓行業呈現一些新氣象。”山東一家民營煉化企業的負責人介紹說。對于這次31條的出臺,他們已經組織召開了專門的會議,討論政策帶來的新發展機遇。
筆者調研了4家山東民營石化企業。在談到未來發展關切的問題時,他們更關注在促進公平準入方面的舉措。技術的創新開始讓他們嘗到甜頭,所以在國家重大工程和短板項目中,他們有著強烈的參加愿望。“在重質油加工中,我們形成了重質油創新平臺,并希望這個平臺能夠與國家創新平臺對接,形成良好的科研互動,發展壯大我國的重質油加工技術,解決一系列‘卡脖子’技術。”京博石化一位負責人表示。
在本次的31條中,明確提出要在國家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中,選取具有一定收益水平、條件相對成熟的項目,同時,要修訂出臺新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推動各類經營主體依法平等進入清單之外的行業、領域、業務。(來源:華夏油氣)
2024(第八屆)中國潤滑油技術創新及行業發展論壇暨中國(廣州)潤滑油行業供應鏈產品與技術展將于2024年3月6日-8日在廣州召開!
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享與行業交流,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權,請留言刪除。歡迎轉載分享。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