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業是碳排放“大戶”,要推動“雙碳”目標的實現,背后離不開重點企業的主動作為。在浦東,百年化工巨頭——巴斯夫的上海創新園已先后經歷了兩次擴建,第三次擴建即將竣工。
巴斯夫大中華區董事長兼總裁樓劍鋒透露,位于浦東的巴斯夫上海創新園三期預計將于今年年底投入使用。作為巴斯夫在全球和亞太地區的研發樞紐,上海浦東園區未來將繼續增強創新能力,為巴斯夫覆蓋的業務領域提供支持。
“巴斯夫已做好準備,加碼布局中國市場,助力中國的高質量發展目標。”樓劍鋒說。
市場不容錯過
到2030年,中國預計將占據全球化工市場半壁江山。
巴斯夫是全球最大的化工企業之一根據巴斯夫集團公布的2021年業績顯示:全球銷售額達到786億歐元,同比增長33%;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前收益為78億歐元,同比增長118%,達到2020年的兩倍多;相比2019年疫情前水平則提升了67%。值得關注的是,雖然產量持續增長,但巴斯夫全球碳排放相比去年有所降低。
在中國,巴斯夫2021年業績也創下新高。全年凈銷售額超過120億歐元,與2020年全年相比增長42%,是2010年銷售額的三倍。

中國在“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中提到的2025年前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目標,讓眾多浦東外資企業看到了更多機遇,過去十年在華投資超過80億歐元的巴斯夫早已做好了準備。

根據巴斯夫對全球化工市場的評估和預測,到2030年,中國將占據全球化工市場的半壁江山,繼續推動全球化工生產增長。樓劍鋒說,中國“十四五”規劃及政策舉措,成為巴斯夫加速布局中國的“催化劑”。
以位于中國廣東的巴斯夫湛江一體化基地為例,巴斯夫正計劃將其打造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最低的綜合性化工生產基地之一。據介紹,湛江一體化基地首批裝置將100%采用可再生能源電力。
此外,中國六個基地參與可再生電力直接采購,2022年底預計減少18萬噸二氧化碳排放。
創新工藝將顯著減少碳排放、
在浦東創造更多“原動力”
在全球,巴斯夫已經嘗試多種獨特的創新工藝,以顯著減少碳排放。如位于巴斯夫路德維希港的試點裝置正在啟動甲烷裂解制氫這一低碳工藝,與電解水制氫工藝相比,甲烷裂解制氫的耗電量少80%。

擴建位于浦東的巴斯夫上海創新園三期,則彰顯了巴斯夫不斷提升其在中國和整個亞太地區創新能力的堅定承諾。
“數據顯示,巴斯夫在華本地生產銷售比例由2010年的50%增至2021年的近80%,巴斯夫供應給中國客戶的大部分產品都是本地生產的,這意味著巴斯夫在華具有更加完整的產業鏈,創新工藝更多扎根本土,也將更接近客戶和市場。”樓劍鋒說。
巴斯夫與浦東最早結緣于1994年。這一年,巴斯夫與上海化工局染料公司成立合資企業,首次將工廠落戶于浦東新區的高橋鎮,并在這里建立了最初的園區。
2004年,巴斯夫將大中華區的總部注冊在這座園區內。8年后,名為上海創新園的研發基地也在浦東落成啟用,定位是先進材料、化工工程和環境催化劑等領域的研究。
去年4月27日,巴斯夫宣布正式啟動上海創新園三期建設。擴建內容包括新建一幢研發大樓和一幢研發技術大樓,至此,巴斯夫在上海創新園的總投資將達到約2.8億歐元。
“碳減排根本解決之道是從新工藝入手,巴斯夫上海創新園三期竣工投入使用,將進一步提升亞太地區創新能力。”樓劍鋒表示,“不過推動‘雙碳’目標,少不了政府的支持,巴斯夫也希望攜手各界伙伴,立足中國,以化學創新驅動可持續增長,助力中國的高質量發展。”
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享與行業交流,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權,請留言刪除。歡迎轉載分享。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