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份開始,山東獨立煉廠開工負荷持續上行,創下歷史新高后持續維持高位。期間雖有部分煉廠檢修,但高負荷運行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在區域產能過剩的大背景下,是什么促使獨立煉廠負荷維持高位的呢?這樣高負荷運行的情況又將持續多久?
據卓創統計,1-10月份,山東獨立煉廠平均開工負荷為68.56%,同比上漲6.08%。其中6月份創下歷史新高的75.33%,隨后持續維持在74%左右,而2019年同期開工負荷則多維持在60-66%之間。傳統意義上認為,煉化產能過剩嚴重,煉化之于山東,就像煤炭之于山西,鋼鐵之于河北。但年內的高負荷運行不得不讓我們深思獨立煉廠發展的變化,其中既有煉廠不斷完善自身的原因,也與經濟環境的改變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

下面,我們列舉三方面支撐獨立煉廠高負荷運行的原因:
1.低價原油是促使獨立煉廠開工負荷上行的“導火索”
受公共衛生事件影響,中國經濟恢復速度快于其他國家,時間差異導致原油低價區間煉廠復產復工。得益于低價原油的影響,山東獨立煉廠上半年經歷了3個月左右的利潤較高的時段。以原油從70美元/桶降至40美元/桶,獨立煉廠半個月原油用量100萬桶計算,半個月累積成本減少約3000萬美元,折合每天直接原料成本降低約200萬美元。受此影響,前期部分資金壓力大的煉化企業迎來了復工復產的良機,現金流的恢復讓前期開工不穩定的單位恢復正常,使得整體開工負荷提升。
公共衛生事件對原油的利空影響仍將持續一段時間,考慮當下獨立煉廠對原油的旺盛需求,低價區間內,除獨立煉廠自身外,原油貿易單位同樣有囤積原油的需要,后續低價原油仍可維持一段時間。
2016年以前,制約獨立煉廠高負荷運行的因素主要是原料供應缺乏,后期源源不斷的原料供應是為煉廠運轉進入新周期的提供有力保障?,F階段,煉廠方面多積極擴大原油儲量的同時尋找更多的原料倉儲合作,提升自身風險防控能力和原料保障能力。據卓創了解,目前東營、濰坊部分煉廠已經開始積極擴大原油庫容,另外日照港、董家口港等地以及德坤能源能源等貿易倉儲企業也均在積極擴建原油庫容,各方新建庫容能力合計約有1000萬立方米,占現有山東原油庫容的六分之一。原油庫容的擴大一方面有利于緩解時下面臨的資源集中到港后轉移不暢的矛盾,另一方面,從長遠來看也為獨立煉廠原料供應穩定進而實現長周期運行打下更為牢固基礎。
2.需求改善,地煉負荷雖高但產品價格趨于平穩
卓創認為,需求端的改善是獨立煉廠高負荷運轉可以持續的關鍵要素。年內公共衛生事件發展初期,獨立煉廠曾一度陷入高庫存和降負停工的局面??梢钥闯觯毩拸S操作模式靈活的前提是出貨順暢,因此支撐獨立煉廠維持高負荷運轉的主要因素在于下游不斷恢復的需求。
當下,需求端利好正在顯現。從統計局數據來看,4月份開始物流運輸恢復明顯,公路貨物周轉量較去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增幅不斷擴大,10月份公路貨物周轉量同比增長10.7%;房地產新開工施工面積已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1-9月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完成同比增長12.8%。
山東獨立煉廠產品仍以柴油為主,柴汽比在2:1左右,生產端需求的率先恢復對支持獨立煉廠的高負荷運行有著積極意義。據卓創了解,現階段獨立煉廠裝置高負荷狀態下,柴油庫存卻多處于低位,與需求端的支撐密不可分。從統計數據來看,柴油成交價格在9月份之后走強趨勢明顯,具體來看:
柴油跌幅雖略大于原油跌幅,但相對跌幅有限,過剩程度并不明顯(貿易報價跌幅與掛牌均價跌幅基本一致)。從年內頂層設計中強調的“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來看,政策方向的引導將極大激發內需動力,改善汽、柴油的需求環境。從柴油需求相關的經濟數據來看,后期供應相對過剩的情況存在逐漸減弱的趨勢。
3.資金環境改善,生產成本降低
煉油行業屬于資金密集型產業,融資成本的降低將很大程度上支撐企業的運營。融資方面,3月以來M2增速同比均在10%以上,社會融資規模不斷提升,資金投放實體經濟力度不斷加大。時下,市場利率持續走低,企業融資成本下降,參照LPR數據,一年期LPR從去年10月21日的4.20%降低至3.85%。利率的降低對企業經營利好顯著,無論從新建項目貸款還是原料、成品的各項費用,均顯著降低煉廠的經營負擔。另外,降稅減負等行政措施的推行,降低企業社保、醫保費用,也讓獨立煉廠從中受益。
除上述三點外,獨立煉廠開工負荷的提升也與自身裝置配套性、經營能力和生產技術的提高有著密切關系,多方面因素共同支持獨立煉廠的高負荷運營。
我們有理由相信,獨立煉廠高負荷運行并非曇花一現,恰恰是進入一個新的運轉周期的開端。卓創認為,山東獨立煉廠雖然還存在發展不平衡,產品同質化嚴重的情況,但目前來看,山東獨立煉廠的整體運轉情況正在步入一個成熟、穩定、長效的新周期。低油價和相對低的融資成本將促使煉油企業邊際成本增速放緩,規模報酬相應增加。經濟學上,企業利潤最大化的基本條件在于邊際成本等于邊際收益,當前情況來看,運營成本的降低明顯利好獨立煉廠開工負荷的提升。
隨著山東獨立煉廠高負荷運行的新常態,短期區域供應壓力增加固然有其不利的一面,但從社會財富創造角度來說,卻是有利的。具體來看,獨立煉廠方面不可避免的要面臨區域內同質化競爭的壓力,但卻為本區域物流市場提供了低價的燃料供應。物流其本身并不具備創造產出的功能,只是進行物質財富的轉移。據卓創了解,得益于低價的燃油資源和充裕的運力供應,部分山東至周邊省份的物流運輸費用同比降5-7%,為更多實體企業降低了物流成本。而且從實際情況來看,部分物流企業年內不僅沒有因為運費降低而虧損,反而因物流業務增多、燃油費用降低而實現利潤的大幅提升。低價成品油流向市場促使物流成本降低,一定程度上提高資源利用率,利好更多實體企業的運營。后續物流運輸、基建業務的提升必然拉動煉廠汽、柴油的需求,進而實現良性循環,保證獨立煉廠開工負荷可以長期維持高位。
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享與行業交流,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權,請留言刪除。歡迎轉載分享。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