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并不經常被視為數字創新的象征,但隨著如今無人機、機器人和數據在生產中的應用,這種情況正在迅速改變。
不論是新型裝置、復雜演算法還是數據分析,如今生產設施中的數字化工具可使運營更安全、決策更快速、溝通更順暢,而排放更少。這并非以科技替代人力,而是通過新的技術突破,來提升人類的績效表現。
這些技術上的突破正在為日常生產所需的能源帶來革命性的改變。數字化工具協助運營者安全地將石油和天然氣提煉為燃料和原料。同樣地,得益于向數字化制造的轉型,煉油廠和化學工廠的運營效率得以提升,而碳足跡減少。
我們將通過以下幾個實例,介紹埃克森美孚的相關創新。
埃克森美孚使用機器人沿輸油管道穿梭移動,掃描以檢測管道內部狀態。這可讓員工以近乎X光透視的效果,檢視埋藏于墻體的管道內部,使整體運營更加安全。2019年,巴布亞新幾內亞的員工在埃克森美孚全球的機構間率先達成創舉,使用配備聲學共振技術的機器人檢測管道內部,其原理類似于聲納音波,是一種非破壞性的程序。

現今的無人機技術不再只是很酷的小玩意,它能賦予工廠人員近乎超人的能力,從地面檢查高聳入云的塔柱。它們還能飛入貯槽內部拍攝槽壁,使工作人員不必再攀登槽體并進入結構內部。原本需要動用多名人工和多件裝備的任務,如今皆可交由這些無人機以高效率的方式完成。
在新加坡,埃克森美孚采用當地供應商的定制化無人機解決方案,并由公司內部的合格駕駛員操作無人機來檢查設備,借此提升安全性,減少高空作業的風險。在埃克森美孚的全球機構中,這支團隊率先開發出這套技能,并且建立了全廠區的無人機部署安全標準,可供全球其它廠區仿效參考。在這支團隊的努力下,新加坡埃克森美孚獲得新加坡民航局頒發公司史上第一份無人機運營許可證。
埃克森美孚采用最先進的數據分析技術,開發全新儀表板,將數據準確提交到決策者手中。這將可以帶來更迅速、更卓越的洞察能力,同時發掘新的協同效應,使復雜運營作業的效率提升。具體而言,這些儀表板有助于工程師掌握設施中的傳感器和其它關鍵設備所產生的大量數據,并從中發掘出未顯露的模式。
有了先進的移動應用程序,員工可以將自己專屬的指揮中心放入口袋隨身攜帶。不論身處龐大復合廠區的何處,新型手持裝置都可以使作業人員對工廠狀況一目了然。其它優點包括可以存取并輸入多個數據點(例如地理定位和壓力),以及監控眾多設備的狀態,即使不在現場也沒問題。
以上僅略舉幾項實例,介紹一些與埃克森美孚數字化基礎相輔相成的技術創新,這一數據基礎架構可用于拓展公司技術規模,并推廣應用到全球各地的設施中。
如同全球的人們輕滑手機即可執行諸多功能,制造廠的員工也在操作復雜設施時實現了前所未有的安全和效率,并協助減輕工廠運營的碳足跡。
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享與行業交流,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權,請留言刪除。歡迎轉載分享。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