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競爭日益加劇,整個快消行業進入真正的薄利年代,但是下游的配送、人員、倉儲等各項開支卻年年增長,現在的經銷商日子也越發難過。
消費形勢劇變,隨之而來的渠道變革、市場調整不斷深化,經銷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然而,處于每天繁雜的工作,潤滑油經銷商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經營管理的難點。本文將這些經銷商普遍都會遇到的問題進行了歸類匯總,并給出了一些經營建議,希望對各位經銷商的經營指導有所助益。
01
經營方向
做產品專家,還是做渠道專家?
這個問題涉及到一個定位的話題。經銷商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的資源優勢,將其轉化成競爭優勢。每一位經銷商都在承受著市場的積壓,同行的競爭。
在與廠家,與同行間,與零售終端,與分銷商之間存在著利益的搏弈。在每一輪回的搏弈之中,都在拷問著經銷商你手上有多少張牌讓你取得最終的勝利。這就要求經銷商必須在行業中建立起自己的區域優勢。
經銷商取得行業內的優勢,基本方式有二:
一是成為某一品項的專業戶,產品專家。這種經營模式為許多經銷商所推崇。
二是專做某一類渠道。把一類渠道做專做透,形成自己的渠道優勢,成為渠道專家。
這兩種模式應該說各有利弊。
做產品專家的優勢為:
一、能充分整合和利用資源。大多商超采購都是以品類來劃分的。專做某一品類,就便于更好地協調與零售終端的關系。
二、便于以所經營產品的特性,來調整自己的渠道模式。更好地整合廠家資源,節省成本。
三、能在某一行業內形成競爭優勢。便于拿到優質產品的代理權,積壓競爭對手。
弊端也很明顯:
一、行業內的風吹草動都會給經銷商帶來傷害??癸L險能力差。
二、難以取得廠家的大力支持。同類競品代理權都在一家手中,這是廠方之大忌。廠方對這類經銷商利用大于重用。
做渠道專家的優勢為:
1.便于公司內部的管理,招納優秀人才;加強對渠道的控制力。
2.加快了新品的鋪市速度,便于精耕市場。三能合理調配資源,提高資金的流轉率。
弊端為:
1.因渠道的單一,很難拿到經營產品某一區域的總代理權。
2.容易受到同行的擠壓,有被沖擊的危險。
通過以上對兩種模式利弊的分析,我們不難得出結論:經銷商在選擇自己的經營方向時,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經營產品面不宜過寬,而在于精。專耕于某一品類的某一渠道;更便于形成自己的優勢,更易于取得最佳的經濟效益。
02
企業發展
以利取勝還是以量取勝?
快速消費品的經銷商都有一個深刻的體會:“暢銷的產品不賺錢,賺錢的產品不暢銷”。既賺錢又暢銷的產品少之又少。這是市場競爭,產品流轉速度快所造成的。
這讓經銷商分成兩大門派:一類是毛利率低于10%的產品我不做。另一類是我經銷的產品,只賺5個點。多了不賺。這兩種門派態度截然相反,但各有各的道理。
第一類經銷商的想法是:“無利不起早”。不賺錢的雞肋產品做它干什么?毛利率低于10%,再扣出儲運,人工,損耗,利稅等,就是一個搬運工。
第二類經銷商的想法是:“薄利暢銷”。利小但量大一樣賺錢。
經銷商們就會問:企業發展是以利取勝還是以量取勝。我認為經銷商必須保持合適的經營利潤基礎上,把量做大。
但如何做到這一點呢?經銷商應該做好以下幾點:將所經營的產品分為三大類。
一類產品有利無量,這類產品屬于朝陽產品。經營這類產品是準備著賺明天的錢。
二類產品是有量而利薄。這類產品屬于夕陽產品。經營這類產品目的是穩住自己的客戶。
三類產品是有量而有利。這類產品屬于黃金產品。盡可能保持現有利潤基礎上,把量做大。而這三類產品在經銷商經營產品中控制在30—30—40%的比例范圍內。
對一類產品重在培育。對二類產品適當控制銷量。三類產品不輕易減價。
總之經銷商要學會把握時機,賺一切可賺的錢。
03
管理架構
家族型管理如何轉變?
第一代的經銷商大多起源于家族型夫妻老婆店的模式。男主外,女主內,小姨子做財務,老丈人管倉庫。這種家族型的管理模式在企業起步,發展階段起了重要的作用。親情化的管理體現出的合力,讓第一代經銷商完成了原始積累。但隨著企業的發展和規模的擴大,家族型的企業的弊端暴露無遺。
第一,企業內部的管理制度形同虛設,家族內部的矛盾,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發展。
第二,人才的壓制。公司內部員工之間形成兩大部落。
一是與老板有親屬關系的特殊階層,二是非親非故的普通員工。
第三,家族型的企業會引起利益上的紛爭。公司起步時,尚能同心協力。規模大了,親屬間免不了會為利益而發生矛盾。
經銷商要想讓自己的企業做大做強,就必須改變現行的家族管理模式。向制度化,系統化管理模式過渡。
家族化企業如何轉變?
筆者以為應做好以下幾點:
1.讓一些元老級的員工退休。這不管這些元老與自己是什么關系,可逐步向這些人拿著工資在家養老。這類人已成為公司發展的障礙。留在公司,利小弊大。還不如花錢買個清靜。
2.股權集中。如果公司多股東的經銷商,建議把分布在親戚手中的股份購買回來。公司股權需高度集中,掌握話語權。才能避免在一些原則問題扯皮。
3.讓老婆回家,或者自己退居二線。公司只能有一個核心,多頭領導會引起混亂。
4.敢于高薪引進人才。在公司關鍵崗位上如業務部分,要舍得花錢聘請素質能力強的人才。
5.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運作流程,并保障制度的嚴肅性。
04
人員管理
如何建立有效的績效考核機制?
經銷商對業務人員的考核大多比較的簡單。一般都采用基本工作加銷售提成的模式。這種模式比較簡單和粗放。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會遇到以下三點問題:
一、是產品什么好銷,業務人員就銷售什么。不利于新品的推廣。
二、是產品銷售進入淡季階段,會引起業務人員的惰性心理甚至優秀人員的流失。
三、能力較強的業務人員,離職后單干。增加了競爭對手。
應該說:大部分經銷商出的工資有限,比較難以招聘到優秀的人才。而手下用的業務人員大多是一手培養出來的。做得時間長的老業務員都掌握著公司的客戶資源。一旦流失對經銷商是很大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之下,經銷商建立起有效的績效考核和管理制度,尤為重要。
經銷商如何建立其有效的績效管理機制呢?筆者以為應該作以下幾點的改變:
1.將個人獨立運作的模式轉變成團隊協助模式。根據業務人員的工作能力和性格特點,依據銷售工作的各個環節,各負責工作的一個部分。分設網絡拓展專員,市場維護人員,專職收款員等。業務人員相互支撐,相互協助。發揮各自的特長。以提高工作效率。
2.依據各自的工作內容,分別制定考核標準,制定獎懲措施。
3.按所經營的產品在公司中的地位以及利潤率來制定提成標準。
4.制定月度銷售指標時,不但要制定總銷售目標,同時也需要按品類制定分項目標。
5.定期的例會制度和培訓制度。
6.讓骨干業務人員參股,按公司利潤每年分紅,增強其對公司的歸宿感。
05
庫存管理
如何應對廠家不合理的壓貨?
潤滑油廠家的業務人員為完成每月的銷售指標,或者廠家為加速資金的回籠。往往會要求經銷商不合理的壓庫。給經銷商增添了經營風險,影響到企業資金的正常回轉。
廠家對經銷商強行壓貨,主要有幾下幾種手段:
一是以利誘導。經銷商一次性回款多少,公司多給幾個點的返利。
二是以增開經銷商相威脅。本月經銷商的銷售量完不成公司的指標,就新增經銷商。
三是虛構遠大的市場前景。告訴經銷商本月公司如何加大廣告投入,如何增加促銷力度。誘導經銷商壓貨。
經銷商在保持合理庫存的基礎上,不合理的壓貨,利大于弊。但廠家的銷售人員不好得罪。經銷商如何應對廠家不合理的壓貨呢?筆者以為可以用以下幾種方法去應對:
1.“拖”字訣。以商超貨款未到帳等理由拖到月末,廠家就會放棄壓貨要求。
2.“丑話說到前面”,產品的庫存量超到合理線,決不打款。一般經銷商的庫存量應控制在月度銷量的50%左右。超過這個線,就得三思而行。
3.是讓廠家銷售人員知難而退。提出壓貨苛刻的要求。不能達到要求,絕不打款。經銷商在抵制廠家不合理壓貨時,既要據理力爭;同時也避免與廠家發生沖突。盡量婉轉地去化解。處理這類問題時圓滑地冷處理為上策。
06
客戶管理
如何建立起自己的分銷渠道?
經銷商要取得某一地區的代理權,就必然在這地區內建立其自己的分銷渠道系統。在建立分銷渠道方面,經銷商還有一種截然相反的做法。不要分銷商,自己在縣級市場設立辦事處。
這種方式當然是比較快捷,掌握力也強。但這種模式一是讓自己管理線和資金鏈拉長,增添經營風險。二是營運成本加大,盈利能力削弱。經銷商的管理能力和規模實力尚未達到這個層面時,筆者建議不要采取這種模式。
那經銷商如何建立起自己的分銷渠道呢?
1.是與分銷商建立分銷合作聯盟。根據年度銷售額是多少適當返利。
2.是建立退換貨制度。對分銷商的滯銷產品進行調換。
3.是定期舉辦分銷商聯誼會,溝通情感。
4.是加強對分銷商的工作指導。
5.是建立分銷商的儲備客戶。對不合格不忠誠的分銷商及時調換。
07
資源管理
如何爭取廠方最大的費用支持?
經銷商做強做大,離不開廠家的支持。廠商之間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才能打開市場局面,獲得雙方共贏。
經銷商對廠方的支持,有三大誤區:
1.我不需要支持,只要廠家給我裸價運作就是。省得雙方扯皮。這種模式,常常為小廠家所接受。這樣的產品常常是短線產品,沒什么前途的。
2.是支持越大越好。廠家市場支持力度大,意味著廠家的希望值也高。廠家的近功近利,如果沒達到希望的目標,廠家往往會放棄市場。因此廠家的市場投入費用不是越多越高。
3.廠家所投入的費用,是我應得的利益。省下來就是利潤。所以盡量克扣,虛報費用。正因為存在著三個誤區,所以經銷商要取得廠方的支持,難度重重。或者難以取得合理范圍內的最大支持力。
經銷商如何爭取廠方的最大支持呢?
1.說服廠家,將你所轄的市場,列入廠家的重點市場。生產廠家對市場的重視程度越高,市場投入比例越大。
2.與廠家銷售管理層確定好市場運作方案后,全力配合。你配合度越高,廠家的支持力度就越大。
3.市場投入費用的透明化。盡量把各項費用花到明處,讓廠家看到效果。四適當增加自己的投入力度。以自己的小投入來換取廠家的更大投入。
08
資金管理
如何控制應收賬款?
經銷商在經營過程中,難免會有應收賬款的發生。許多經銷商喜歡現款現貨的經營模式,利潤雖然薄點,但賺在自己手中的錢是實實在在。但現在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要實現全額的現款現貨,難度重重。尤其是做商超的經銷商,應收帳款數量相當龐大。
經銷商如何控制應收帳款呢?當注意幾點:
1.是不能實現現款現貨的客戶,必須建立審批手續。由業務人員提出申請,報老板批準。未批準,不允許賒貨。
2.對有應收賬款的客戶,需確定授信額度。超過額度,不能回款的,停止供貨,查明原因。
3.每周一次對應收款的梳理。那些到期的應收款,確定回款期限。
4.應收款數額大的經銷商,需設專人管理應收款。每一筆應收款都是真金白銀,應收款管理不當,會直接造成公司的損失,也會讓公司的不良分子鉆了空子。因此應收款的管理是經銷商管理的重要環節。
09
利潤分析
如何實現利益最大化?
經銷商所經營的產品,銷量有大有小,利潤有高有低。經銷商在經營過程中要有所區別,合理搭配。銷量大的產品,往往利潤低。資金占有量大。要適當控制銷售量。而銷售量不大的產品,往往利潤高。應作為重點推廣對象。對一些銷量很小,利潤不高沒有前途的產品堅決予以淘汰。
經銷商每年學會對自己經營的產品作利潤分析,根據各產品利潤貢獻率的高低,來確定自己的投資方向。對貢獻率排在后三位的產品予以淘汰。每年適當更新自己經營的產品結構,使得產品結構更加合理化。實現利益的最大化。
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享與行業交流,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權,請留言刪除。歡迎轉載分享。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