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最大的化學品生產消費國,中國市場無疑孕育著巨大的機遇。隨著2020年外商投資法的實施,中國對外開放力度空前,營商環境不斷優化,這為新產業、新業態的發展也創造了條件。
國際化工巨頭接連表示看好中國寬廣的市場潛力。朗盛作為一個“年輕”的老牌公司,自然也看到了中國市場無盡的想象空間。
其大中華區技術創新總監胡東祺博士在接受PN中文網采訪時表示,朗盛將持續加碼中國市場,未來幾年,中國將成為朗盛最大的化學品市場。
▲朗盛大中華區技術創新總監胡東祺博士
隨著中國經濟穩步增長,消費升級態勢進一步加快。面對越來越多樣化的需求,朗盛也希望能立足本土市場對新型機動化、城市化的需求,抓住中國產業升級轉型的機遇,胡東祺表示。
目前,朗盛在中國已經設立了7個研發中心。2020年,朗盛將繼續推動其亞太區應用開發中心的建設,在日益公平、開放的市場環境中,發揮亞太區總部--上海作為朗盛拓展亞太市場的橋頭堡的優勢,為中國及亞太市場提供更高質量的產品和創新性的解決方案。
與此同時,中國研發中心取得的研究成果也將推廣到全球其他市場,實現中國本土的技術輸出。進一步發揮其協同效應,提升產業集中度。
而中國產業進程一日千里,商業環境的改變也無疑正在重塑跨國化工巨頭的認知和具體產業戰略。去年,汽車產業在經過近三十年的增長期后,中國汽車銷量首次掛倒擋。汽車行業需求疲軟引發了中國化工市場最大的動蕩,朗盛2019年工程材料業務板塊也因此大幅下滑。
在整體低迷的汽車行業中,與高新技術息息相關的新能源汽車作為一項戰略性新興產業近年來獲得了快速發展。近日,充電樁納入“新基建”重點項目,也似乎宣示著新能源汽車行業將迎來萬億級市場機遇。
就此,胡東祺向PN中文網記者表示,電動出行市場的蓬勃發展對于高性能材料有強勁的需求。朗盛早已瞄準了這一市場,多年前就已經開始布局高性能材料解決方案,并將持續加大投入。2019年9月,朗盛(常州)有限公司高性能材料工廠正式投產,生產杜立頓和保根品牌的高性能材料,主要面向汽車、電氣和電子行業。目前,朗盛生產的高性能材料不僅能夠顯著減輕高達50%的汽車重量,還能實現更好的阻燃性能,使現代汽車變得更安全、舒適。

▲圖片來源:朗盛
除此之外,為滿足社會發展需求,朗盛在機動化領域,也面向自動駕駛和數字化連接進行了開發;在生物安全領域,旗下產品“衛可”(Virkon)品質卓著,其廣譜殺菌作用在非洲豬瘟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綠色建筑領域,朗盛還為發泡聚苯乙烯提供了一種聚合型溴化阻燃劑EmeraldInnovation3000,可代替歐盟已禁用的六溴環十二烷(HBCD)。
事實上,朗盛在技術創新方面一直保持著高研發投入,并不斷推陳出新。目前,在全球已有超過1000個專利組、8000多個專利。
2017年,朗盛還發起了全公司的數字化計劃,致力于在整個產業鏈和價值鏈中引入新技術,開發和利用大數據,推動整個集團實現從生產、供應鏈、數據、員工、技術到新的商業模式全方位的數字化升級。

▲朗盛主要站點的工廠已進行了數字化升級,并為其配備了數據分析軟件TrendMiner
另一方面,朗盛也正在探索如何通過AI技術以更快的速度將全新的、具有更高性能的產品推向市場。為此,公司與材料人工智能領導者CitrineInformatics開展合作,使用AI技術優化用于增強塑料的玻璃纖維漿料的配方,在較短的時間內給出最佳配方。胡東祺表示,人工智能將使所需配方的開發時間縮短一半以上,由此客戶將在更短的時間內得到更好的、個性化定制的產品。
企業創新力是現代企業競爭力的基石,也是企業發展的動力源泉。朗盛通過企業創新能持續地為全球客戶提供了高質量、綠色環保的產品,贏得了客戶的信任,擴大了市場份額。2019年,其業績并沒有受到周期性波動的影響,同時,基于企業強大的創新力,朗盛迅速地拓展了特殊化學品的產品種類,進一步調節了產品結構,2019年利潤率首次達到15%。
胡東祺強調,“技術變革、公平競爭對行業創新至關重要。技術創新能通過提高企業競爭優勢帶動整個行業結構升級,而企業的良性競爭也會變成行業創新動力,促進行業細分和產業重構升級。”
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享與行業交流,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權,請留言刪除。歡迎轉載分享。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