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等物資國家兜底采購;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降低企業用電、用氣成本;增加再貸款、再貼現額度5000億;為農民工返崗提供直達運輸服務……一波“政策禮包”陸續派出,幫企業共渡難關。
企業面臨復工復產難?
近期,反映復工復產難的聲音不在少數。“我也想復工,但買不到口罩。”“村里設卡出不去,城里租的房不讓回。”“員工返程困難,原材料廠不復工,我們面臨斷糧危機。”“我們在行業內過得還算可以,但靠貸款發工資也只能撐3個月。”
“企業CEO罵HR的一封信:我需要的是企業如何才能活下去的建議,而不是花花綠綠的數字表格和員工情緒波動調查”,這封信在網上廣為流傳。
“什么共享員工建議?我們是當地行業內最大的企業了,共享給誰?服務人員去共享還是技術人員去共享?共享出去的員工和技術還能回來嗎?共享期間出了工傷等問題算誰的?”
一些公司對未能復工的員工降薪。2月15日,教育公司松鼠AI的創始人栗浩洋宣布,全員3.5折工資5個月,“餐飲企業其實還算好的,起碼不用買菜花錢了,我們2000多家學校仍舊要全員服務,收入卻跌到1折,在線學生大增,但都是免費的,反而增加成本。”
另外,還有一些企業不敢復工。此前一些地方規定,企業復工“按照屬地管理、法人負責和‘誰用工、誰管理、誰負責’的原則。”老板們直言,不敢動,因為擔心負不起責任。
可以說,疫情下,企業復工復產面臨各種難題。據工信部稱,此次疫情受影響最大的就是服務業和勞動密集型企業,而這其中,不少是中小企業,企業越小,復工程度越低。
至于原因,工信部原部長李毅中總結,疫情下復工復產難,主要是人、物、資金、訂單兌現這四個問題。
比如說人的問題,由于疫情防控、交通管制等原因,人員返回困難。防控物資缺乏,口罩、消毒液等有一定缺口,回來后的生活保障、交通出行、衛生檢疫也有不少難處。
再比如資金問題。流動資金短缺現象普遍,非正常情況下,原材料價格上漲、產成品庫存上升、應收款增多等,導致企業營收大幅下降、成本上升,資金運轉受到影響。訂單兌現不了還面臨違約風險。
針對老板們犯愁的問題,一波“政策禮包”來了!!!
沒口罩難復工?
多部委對生產口罩等醫用物資的企業“開小灶”,支持企業擴產、轉產、進口。
部分情況下,對上述物資生產許可先批后審;加強國際標準與國內標準的銜接,滿足條件外貿企業可轉內銷。
疫情防控重點醫療物資政府兜底采購收儲,其中包括醫用防護服、醫用一次性使用口罩、全自動紅外體溫檢測儀等。
交通物流受阻?
運輸防疫物資、重點保障生活物資車輛如遇運輸車輛通行證辦理問題,高速公路違規收費,違規設卡等情況,可撥打地方交通運輸部門值班電話。
交通運輸部和國家衛健委已下發通知,簡化應急運輸車輛通行證辦理流程,嚴禁地方要求在“車輛通行證”“包車通行證”上蓋章。確保應急運輸車輛不停車、不檢查、不收費,優先便捷通行。
交通運輸部表示,疫情防控期間免收全國收費公路車輛通行費,包括所有客車、貨車、特種車輛。另外,財政部已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調整了企業所得稅政策,對公交運輸等行業免征增值稅。
企業員工遭遇返程難?
人社部副部長游鈞24日表示,推動農民工返崗就業,鼓勵低風險地區農民工盡快返崗復工,采取“點對點一站式”的直達運輸服務,實施24小時重點企業用工調度保障機制。
工信部也表示,訪地查詢短信可幫助用戶證明自己近期所到訪過的地區,協助用工單位、社區管理進行流動人員的行程查驗。北京等多地已明確,任何社區、村、物業沒有權力自行阻止體溫檢測合格的人員進入社區、村。
社保、房租等剛性支出怎么辦?
人社部會同財政部、稅務總局明確了企業社保費免、減、緩三項措施,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用預計超5000億元。此外,國家階段性減半征收基本醫療保險費為企業減負1500億元,企業還可按規定申請在2020年6月30日前緩繳住房公積金。
針對房租壓力問題,部分地區已出措施。如廣東規定,國有資產類經營用房對受疫情影響較大不能正常經營的民營承租企業免收第一個月租金,減半收取第二、三個月租金。也有地產商主動宣布減租,萬達就表示全國所有萬達廣場,減免1個月租金。
復工用電用氣有啥說法?
國家發改委表示,在天然氣價格機制框架內,提前實行淡季價格政策;價格已放開的非居民用氣,鼓勵天然氣上下游企業協商溝通,降低價格水平。
對企業用電,自2020年2月1日起至6月30日止,除高耗能行業外工商業電價進一步階段性降低5%。
復工復產沒錢怎么辦?
26日,央行稱,在前期已經設立3000億元疫情防控專項再貸款的基礎上,增加再貸款再貼現專用額度5000億元。同時,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至2.5%。
其中,支農、支小再貸款額度分別為1000億元、3000億元,再貼現額度1000億元。2020年6月底前,對地方法人銀行新發放不高于LPR加50個基點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允許等額申請再貸款資金。
政策開始見效,企業復工復產加速好轉
據國家發改委27日消息,2月25日,全國口罩日產量達到7619萬只,是2月1日的7.8倍。其中醫用口罩日產量達到了3028萬只。口罩產能利用率達到105%,初步緩解了口罩供需矛盾。這為復工復產提供了防護物資保障。
交通物流堵點也在打通過程中,據交通運輸部消息,截至2月24日,27個省份已經恢復省際省內客運班線或包車。在交通要點的衛生檢疫站已經由2月20日的全國大概1.7萬處,減少了約9000處,還有約8000處開展工作。
交通運輸部政研室主任吳春耕22日表示,11854家公路水路運輸企業目前已經復工3550家,復工率約為30%,平均人員返崗率將近50%。快遞業穩步恢復,中國郵政、順豐和京東基本全部復工,其他主要快遞企業整體復工率達到66.7%。
其他行業企業復工率也在上升。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叢亮24日稱,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逐步提高,其中浙江已超過90%,江蘇、山東、福建、遼寧、廣東、江西已超過70%。從重點行業看,鋼鐵企業復工率為67.4%,有色金屬企業復工率為86.3%。
同在24日,商務部部長助理任洪斌表示,上海、山東、湖南等地重點外資企業復工率已經超過80%,山東32家韓資汽車配件企業已于2月15日前全部復工,穩定了全球汽車供應鏈。
2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張克儉表示,近期出臺的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對緩解中小企業困難發揮了重要作用。監測顯示,中小企業復工復產率穩步提高,目前已經超過了30%。2月26日復工率為32.8%,比23日提高了3.2個百分點。
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享與行業交流,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權,請留言刪除。歡迎轉載分享。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