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12月8日消息,近日,四川省公安廳發布消息,今年6月,四川德陽警方搗毀了一個跨四川、河北等省,生產、運輸、儲存、銷售假冒潤滑油的犯罪團伙。
今年3月份,四川德陽警方得到一條匿名舉報線索,稱河北籍男子石某在德陽售賣的潤滑油,有假冒嫌疑。
經查,警方很快發現了石某行蹤可疑,并在德陽城郊找到了石某的一處倉庫。該倉庫是一排平房,四周裝了監控。

德陽市公安局經偵支隊民警:行跡詭異,而且有兩次我們跟蹤,發現有大貨車進入他的倉庫,有時是拉貨(進)有時是拉出。

警方調查發現,石某以超低價買進不知名的潤滑油、機油,在庫房里進行灌裝,再貼上假冒名牌商標,以低于市面正品40%的價格進行銷售。
其同伙寧某則幫石某開車送貨,賣到成都、綿陽等10余個市州的門店或工地。

德陽市公安局經偵支隊民警:他是訂單生產,下家(買家)要,他就灌(裝),(買家)要哪種品牌,他就現灌。

德陽市公安局經偵支隊民警:大的交易上萬,小的就是上千,主要賣給建筑工地大型的機械。
在充分掌握證據后,警方于4月10日在德陽抓獲了石某、石某妻子、寧某和他們的下線等人,查獲了大量潤滑油、機油、商標標識及造假設備。

德陽市公安局經偵支隊民警:我們當時在他庫房里面(查獲)6000余桶,總的重量達到了60余噸。
他的標識標簽,達到了5萬多張,還有大桶小桶,有20余個品種。

犯罪嫌疑人石某交代,從2017年底開始到今年,他與寧某等人非法經營數額達570多萬元。
他的假商標、假油桶等包裝材料都是從老鄉牛某處買來的。4月11日凌晨,專案組民警查獲了牛某位于成都市的倉庫。
德陽市公安局經偵支隊民警:針對他(牛某)倉庫進行秘搜,后面就發現倉庫內有大量的包(裝)材(料),各種知名品牌的機油商標,包括噴碼。
牛某供述他的上家是遠在河北滄州河間市的劉某。至此,一個假冒注冊商標的跨省犯罪團伙被警方鎖定。
德陽市公安局經偵支隊民警:他不僅為四川提供包材,還為河南、北京還有廣州等地,都進行這種包材的交易,應該涉及到10余個省。

在河北警方的配合下,專案組民警前往河北河間,跟蹤蹲守了20多天,于6月初將劉某抓獲。
在兩個多月的行動中,專案組先后搗毀4處制假窩點、26處銷售窩點,抓獲10名犯罪嫌疑人,查獲了各種假冒品牌的潤滑油、機油、商標標識和油桶等涉案物資,市場價值1100余萬元。
一個以劉某、牛某和石某為核心的10人假冒注冊商標的犯罪團伙被警方搗毀。目前,涉案嫌疑人已被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案件在進一步辦理中。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