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第17屆OPEC+聯合部長級監督委員會會議和第177屆OPEC大會先后在奧地利維也納召開。

會后OPEC+發表聲明,決定自2020年第一季度開始,減產規模將在現有基礎上再增加50萬桶/日至170萬桶/日,這將占到全球總供應量的1.7%。
按照日程安排,今天(6日)第7屆OPEC與以俄羅斯為代表的非OPEC產油國部長級會議將召開,屆時新減產令的具體配額等細節將得到最終確認。
據DooPrime德璞資本MT4數據顯示,截止昨日收盤,NYMEX輕質原油期貨收于每桶58.43美元,與前一交易日持平;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收于每桶63.39美元,漲幅為0.62%。
所有國家必須100%履約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OPEC+所有成員國都100%履行減產承諾,新的減產配額才會在2020年第一季度生效。
但是從OPEC+成立三年以來的情況看,由于自愿和非自愿措施的結合,想要完全履約非常困難。
沙特阿拉伯是迄今為止對減產貢獻最大的國家,其在協議期內的產量大大低于配額,它的額外貢獻抵消了其他幾個國家對減產的松懈執行。根據國際能源署(IEA)數據,今年俄羅斯的減產履約率平均只有72%,而尼日利亞和伊拉克實際上增加了產量。
盡管目前OPEC+成員國就調整官方產量配額達成一致,但本次減產的規模微乎其微,石油市場預計將于明年年初恢復供應過剩狀態。
OPEC「老大」地位不保,美國主導油價走勢
盡管減產有助于穩定油價,但沙特等產油國還是付出了一定的代價,代價就是將份額拱手讓給了美國,OPEC已經不再是世界第一的原油供應方。
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的統計,11月末美國石油日均產量已經達到約1290萬桶,繼續穩坐全球最大原油生產國的寶座。
作為OPEC最大的競爭對手,美國原油市場的“一舉一動”也牽動著國際油價的走向。本周EIA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29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減少490萬桶,結束了此前五周連續增加的趨勢。而原油庫存的下降則為油價提供上漲動力,受此消息影響,美國WTI原油期貨一度上漲超4%。
但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并不希望國際油價大幅上漲。過去幾個月,特朗普幾乎沒有談到OPEC,如果美國汽柴油價格大幅上漲,進而引發大眾不滿情緒,他恐怕將會再次通過社交媒體進行炮轟。
目前,石油市場正值較為艱難的時期,一方面是需求增長放緩,另一方面是非OPEC產油國正在大舉增產。
未來一段時間,對于投資者來說,關鍵還是要關注供給方面,美國增產與OPEC減產形成一個相對平衡的局面,預計油價會延續區間窄幅震蕩走勢。
但是,若OPEC+能夠有效履行新的減產協議,油價可能會獲得較好的支撐,市場預計油價的價格區間為每桶65-75美元。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