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國內基礎油裝置年產能為1286萬噸,較2018年相比增加120萬噸,漲幅為10.29%,新增裝置以二類、三類基礎油裝置為主。基礎油產能升級步伐緩慢,即將投產的四套裝置引發市場關注。
2019年國內基礎油裝置年產能為1286萬噸,較2018年相比增加120萬噸,漲幅為10.29%,新增裝置以二類、三類基礎油裝置為主??v觀2015-2019年國內基礎油產能變化,國內基礎油裝置產能持持續增長狀態,2018年國內新增產能速度較快,2019年國內的新增產能集中投產。與2015年相比國內基礎油產能增加664萬噸,近五年年平均增長率15.68%。

2018年新增的多數基礎油裝置于2019年上半年集中投產,由于新增裝置以生產二類基礎油為主,且主要產品集中在中低粘度,國內低粘度過剩、高粘度不足的供應現狀愈發嚴峻。高粘度高粘指資源稀缺,主要依靠進口。目前國產基礎油產能過剩的格局嚴峻,資源供應結構以中低粘度為主,基礎油產能結構調整仍需努力。
截至2019年10月,國內基礎油新投產裝置共計5套,大連恒力、青沂山石化、黃河新材料、石大昌盛、潞安集團,共計239萬噸/年。其中石大昌盛二基礎油裝置短暫開工后停產,山西潞安30萬噸/年費托合成裝置以生產三類及三類+基礎油裝置為主,產品產量較低,其他3套新增裝置目前有序生產。目前國內低端工藝產能淘汰速率緩慢,市場需求層次的改變依然無法觸及產能升級的步伐。據卓創資訊了解,未來新增產能集中在二、三類基礎油,主要投產時間集中在2019年年底至2020年。
2019年計劃投產基礎油裝置統計

10月中旬,荊門石化55萬噸/年潤滑油加氫項目開始試車,裝置正式投產指日可待。寧波博匯、遼河石化、河南君恒三家企業原定于10月底11月初開車,四套裝置集中在本年度四季度投產,資源供應屆時進一步增加。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