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年來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中國汽車產業正逐漸拉近與外資企業之間的距離,以吉利、長城為代表的自主車企在過去的幾年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而除了自主車企外,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也在奮起直追,最直觀的表現,便是全球汽車零部件配套供應商百強榜里中國企業數量的逐年遞增。
6月24日,《美國汽車新聞》(Automotive News)發布的2019全球汽車零部件配套供應商百強榜中,中國企業數量較去年再增1家,今年共有7家中國企業上榜,而延鋒依然是排名最高的中國企業,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鼎)今年也成功躋身百強。

按照慣例,《美國汽車新聞》根據供應商提供的上一年在汽車行業配套市場業務中的營業收入(銷售額)進行排名。因此,2019年全球零部件配套供應商百強榜的評定標準則是各供應商2018年度的業績。該榜單主要關注汽車零部件配套業務的營業收入,部分規模較大的零部件供應商沒有上榜,或許是因為沒有提交相關數據。
產業鏈受全球經濟影響較大
2018年,全球經濟市場發生較大波動,美國以關稅為籌碼要挾世界貿易,英國脫歐談判一拖再拖,中國經濟持續放緩GDP增速創28年來新低,全球統一新車友好測試規程(WLTP)在歐洲強制實施……
全球經濟下行趨勢,再加上汽車產業新四化加速變革,企業為尋求更為長遠發展,不得不對未來行業內新技術進行高額的研發投入,以及面對中國市場持續性經濟低迷的情況下,大量零部件供應商及整車企業同時面臨增速減緩甚至負增長的窘境。
就最新公布的2019全球汽車零部件配套供應商百強榜來看,共有75家企業配套營收實現增長,25家企業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而在2018年的榜單中僅有16家企業出現下滑。其中,輝門更是以-32.99%的同比跌幅,名次下滑了20位,跌至第63名。此外,還有9家企業被擠出了今年的榜單,分別是:三菱電機、現代派沃森、現代岱摩斯、萊茵金屬汽車、阿爾派電子、斯凱孚汽車、江森自控、先鋒和曼胡默爾。
不過就整體來看,百強企業平均總營業收入仍增長了4.4%,達到8549.43億美元。其中,前十強的綜合銷售額達3299.99億美元,均較去年同期有所增長,而第三名麥格納也躋身年度營業收入破400億美元名單,達408.27億美元。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