殼牌潤滑油一項針對全球的研究表明,工程機械行業正由于無效的設備潤滑而錯失數億美元的潛在節支機會。當最大限度降低運營成本和提高運營效率成為很多工程機械企業的優先要務,潤滑錯誤會帶來經濟影響,過去三年,在工程機械行業約60%的計劃外停機可能是由于潤滑油選擇(59%)或管理錯誤(60%)造成的;四分之一(25%)的工程機械企業估計這些停機成本達到或超過25萬美元。

殼牌潤滑油全球工程機械行業經理Thomas Mueller表示:“該項研究表明,由于缺乏有效潤滑對降低成本和提高設備可靠性的了解,工程機械行業正在錯失節支增效的機會。過去五年,殼牌潤滑油已經幫助工程機械行業節省逾1100萬美元。我們的技術專家定期與客戶合作,通過合理滿足其設備潤滑需求幫助降低維護成本,確保可靠設備運行。”
殼牌潤滑油委托某市場調研機構開展的一項針對亞洲、歐洲和美洲工程機械企業的國際調查表明,很多工程機械企業并未認識到有效潤滑流程可以大幅影響他們的一些關鍵運營因素。超過60%的工程機械企業坦承,他們并不清楚潤滑管理可以影響計劃外停機時間(61%),僅41%的工程機械企業清楚潤滑油可以通過增強抗磨損保護來幫助降低成本。
不到三分之一(28%)的工程機械企業全面實施了正確的規程來高效管理潤滑油,36%的受訪企業表示潤滑油現場貯存和處理是他們面臨的一項主要挑戰。另外,67%的企業表示,他們并未像理所應當的那樣定期對員工進行潤滑油培訓;僅24%的工程機械企業從其潤滑油供應商技術人員的定期上門服務中受益,而大多數工程機械企業并未準備好采取行動。
Mueller表示,如果不能正確地管理潤滑油,即使最好的潤滑產品也不可能有效發揮作用。殼牌在拜訪客戶時現場遇到的一個常見問題是潤滑油進入設備之前已被污染,這會嚴重削弱潤滑油保護關鍵設備部件的能力,從而導致成本高昂的故障。
當前,工程機械行業在全球范圍內呈增長態勢,據預計到2030年,全球工程機械行業總產出有望增長85%左右,達到15.5萬億美元,其大部分增長潛力(57%)將會在中國、印度和美國市場實現。隨著項目競爭日趨白熱化,工程機械企業將切實感受到期限收緊、賬期延長和利潤縮水所帶來的壓力,很多工程機械企業已經意識到利用總擁有成本(TCO)來評估衡量運營績效,但潤滑對總擁有成本的影響仍然被低估。
殼牌潤滑油已發布的工程機械行業白皮書,旨在幫助企業解決存在的問題,通過正確地選擇和管理潤滑油,來實現降本增效潛力。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