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方面,中國、臺灣地區、馬來西亞以及韓國的基礎油市場在節后逐漸恢復生機。鑒于供給情況的改善以及季節性的需求放緩,價格面臨下行壓力。
節前,由于買家擔心未來數周內價格將繼續下跌,不急于購進新貨,所以貿易活動并不活躍。
供應商對市場前景仍然持樂觀態度,并指出進入第四季度,市場需求將再次回暖,因為在未來數月一直到年終假日,下游制造商會增加產量。
一些買家同時還指出,最終用戶一般傾向于在年末控制低庫存,因此在未來數周的采購量方面,他們會更加謹慎。
臺灣地區生產商臺塑石化有限公司上月恢復了麥寮工廠的運營,并且消息人士指出,臺灣地區以及從臺灣地區進口油品的市場(比如,中國)的 API 第二類基礎油的現貨供應已有所增加。臺塑石化有限公司為履行合同義務進入了為期兩個月的周轉期,在此期間,公司暫停了現貨銷售。
鑒于臺灣地區供貨情況的改善,臺塑石化有限公司調低了十月份臺灣地區的油品標價,旨在推動臺灣地區的消費者選擇當地產油品而非進口油品。
盡管地區報價已有所下調,但與臺灣當地的價格相比,進口價格仍不具競爭優勢。此外,買方也承認,如果在臺灣地區采購油品,物流會更加方便。
與此同時,據說該地區的其他生產商正尋求往海外出口油品的機會。
繼加利福尼亞州里士滿市的雪佛龍基礎油工廠進入煉油廠周轉期之后,美國地區的第二類油品出現供給緊張,據稱,一些韓國產第二類油品可能正被運往美國。
上周,美國生產商 Phillips 66 將每加侖高粘度第二類基礎油的價格上調了 10 美分。
而與此同時,美國生產商 Motiva 下調了第二類基礎油的價格。消息人士推測 Motiva 之所以降價,一方面是因為趨近年底,市場需求開始下降,另一方面是為了使美國地區的價格對亞洲出口商來說不那么有吸引力。
亞洲地區的貿易活動預計在未來幾周內將有所增加,但眼下,價格將基本持平,不過有關方已經調整估價以便與目前商討的報價水平更趨一致。
根據新加坡庫提價,第一類溶劑中性油 150 的價格保持在 585-605 美元/噸不變,SN500 的價格據估計為 665-695 美元/噸。光亮油的價格據悉為 930-950 美元/噸。
第二類 150N 中性切削油的價格穩定在 585-605 美元/噸,而 500N 的新加坡提庫價據悉保持在 765-785 美元/噸。
根據亞洲離岸油價,第一類 SN150 估價為 470-490 美元/噸,而 SN500 每噸增長了 10 美元,價格為 590-610 美元/噸。光亮油的價格同樣上漲了 10 美元/噸,至 790-810 美元/噸。
在第二類基礎油類別中,150N 價格因供應充足而下調 20 美元/噸,為 480-500 美元/噸,而 500N 和 600N 的價格保持在 650-670 美元/噸,以上報價均為亞洲離岸價。
第三類油品價格穩定,據悉 4 cSt 和 6 cSt 油品的亞洲離岸價為 790-820 美元/噸。8 cSt 油品的價格上漲了 10 美元/噸,至 650-670 美元/噸,反映了目前商討的報價水平。
原油期貨漲到四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西德州輕質原油公司的原油價格自六月份以來首次突破 50 美元/桶,且布倫特原油期貨價超過 52 美元/桶。自從傳出 OPEC 將召開新一輪非正式會議、討論進一步降低產量的新聞之后,價格繼續上漲。
出人意料的是,美國地區庫存降低,促進了油價的上調。
受全球供過于求以及 OPEC 拒絕降低產量的影響,原油價格從 2014 年年中的 100 美元/桶暴跌,到今年 2 月份大約跌為 26 美元/桶。
洲際交易所布倫特原油新加坡 12 月期貨在 10 月 10 日早期會議的交易價為 51.64 美元/桶,而 11 月期貨在 10 月 3 日的交易價為 50.67 美元/桶。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