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產量已超過全球其他國家,但由于國內經濟增長放緩,產能過剩問題更為突出,出口量同時激增。不僅西方國家相繼對中國出口企業采取反傾銷的懲罰措施,連韓國、印度這樣的亞洲鄰國也在尋求政府行動,保護本國市場。
《華爾街日報》報道援引國際鋼鐵協會和世界貿易信息服務股份公司(GTI)的數據稱,去年中國的鋼鐵消耗量僅增長1%,今年增速會降至0.8%,而去年中國出口鋼鐵8210萬噸,較前年增長59%,使中國成為本世紀鋼鐵出口量最高的國家。今年1月,中國出口鋼鐵還同比猛增63%至920萬噸,其中1月對美國的出口也同比增加了40%。以這一增速推測,今年的出口量將超過去年,再創高峰。
面對中國的鋼鐵產品大量涌入,各國都在采取行動:
·去年9月,美國商務部終裁裁定,中國出口美國的取向電工鋼存在傾銷和補貼行為,傾銷幅度為159.21%,補貼幅度由去年5月初裁的49.15%升至127.69%,美國海關按此幅度向中國生產和出口商征收保證金。
·歐盟有六項調查可能對中國施加懲罰性關稅,本月初路透獲悉,歐盟委員會計劃對中國內地和臺灣出口的不銹鋼冷軋鋼板征收反傾銷稅,稅率分別約為25%和12%。
·澳大利亞政府的反傾銷委員會目前有12起亞洲國家低價傾銷鋼鐵產品的調查,其中包括中國的產品。對于別國鋼廠為規避澳大利亞反傾銷法規借道第三方國家出口的行為,澳方已提起訴訟。美國鋼鐵生產商也提出類似訴訟。
·去年12月,韓國現代制鐵和東國制鐵兩大制造商向國內政府起訴中國鋼鐵產品,中國企業可能面臨18%-33%的反傾銷關稅。
·印度鋼鐵生產商JSWSteel的主管稱,國內一些制造商在設法讓政府采取包括提高征稅等貿易措施。去年4月到今年1月,中國出口印度的低價鋼鐵產品同比增長將近200%。
上述《華爾街日報》報道稱,全球鋼鐵行業受到產能過剩困擾,部分原因是許多國家將鋼鐵產業視為國家驕傲,支持國內生產。業內一些廠商擔心,由于中國房地產和基建需求可能今后幾年仍疲弱,即使央行降息,國內鋼鐵需求也不可能很快回升,國際市場供過于求會更嚴重。
報道援引分析師觀點稱,許多中國鋼企是國有企業,無論是就業還是稅收,對地方政府都有重要意義,就算這類企業賠本經營也不可能減產或者關閉。近期人民幣匯率下跌,加之中國發改委允許外資進入國內鋼鐵行業,這都可能激勵中國鋼鐵行業出口。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