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市場方面的發(fā)展繼續(xù)左右著亞洲基礎油貿(mào)易的步伐。近期的原油價格波動導致基礎油價格仍處于搖擺不定的狀態(tài),使得基礎油買方不愿出手。
更堅挺的原油和原料價格預期會為基礎油價格帶來穩(wěn)定效應,但市場參與者表示,原油提價后需要過一段時間才能出現(xiàn)基礎油提價。
與此同時,原油價格仍不穩(wěn)定,而且無法確定價格上漲趨勢能否延續(xù)。
除了上游價格波動外,當前困擾基礎油市場的供給過剩和需求低迷局面導致亞洲各大供應商進一步下調價格。
據(jù)悉,東南亞一家煉油企業(yè)已調整了其部分的 API 第一類基礎油基礎油價格,這是自去年 9 月以來的連續(xù)第 11 次調價,清楚地表明了過去 6 個月的調價有多么頻繁。
據(jù)消息人士稱,該生產(chǎn)商在本次調價中將出口到中國的光亮油價格降低了 50 美元/噸,而溶劑中性油 150 及 SN500 的價格則保持不變。
同樣,銷往新加坡的光亮油價格也降低了 50 美元/噸,而 SN150 及 SN500 的價格則在本次調價中降低了 60 美元/噸,調整后的價格于 2 月 4 日生效。
據(jù)悉,另有一家中國臺灣供應商已調低了 2 月運輸油品的國內標價。消息人士稱,Formosa 將降低第二類中性油 70N、150N 和 500N 的價格(以新臺幣標價,降幅大約相當于 55-70 美元/噸)。
另外,該制造商也以每月至少一次(甚至兩次)的頻率調整標價,旨在緊跟一路下跌的原油價格并成為具有吸引力的進口油品替代方案。對于中國臺灣的絕大部分基礎油消費者,為了避免物流工作復雜化,本地制造商的產(chǎn)品只要在價格上具有競爭力,就是購買時的首選。
消息人士稱,中國臺灣的市場需求低迷是因為下游潤滑油市場的需求在近幾個月內幾乎沒有什么起色,而隨著春節(jié)假期的臨近(2 月19 日開始),這種頹勢將進一步加劇。
中國市場也表現(xiàn)出了類似的情況,在為期兩周的假期到來前,市場活動開始放緩。
本地基礎油制造商的工廠已在低于最大產(chǎn)量下運轉以免庫存積壓,尤其是因為很多成品潤滑油潤滑油工廠在春節(jié)期間要么降低產(chǎn)量,要么臨時停工。
據(jù)悉,中國石化計劃將 2 月的第一類和第二類基礎油產(chǎn)量降低 5-10%(相比于 1 月),國內其他制造商也在考慮類似的策略。
由于需求減少,本月的基礎油進口量預計也會降低,其中 Formosa 在 2 月對中國的送貨量將明顯減少,而且來自東南亞的油品數(shù)量預計也會減少。
由于供應商價格持續(xù)調整以及供需不平衡帶來了普遍降價壓力,本周的部分估價已下調。
以新加坡庫提價為基礎,第一類溶劑中性油 150 價格估計降低 30 美元/噸,達到 710-740 美元/噸,而 SN500 則降至 700-740 美元/噸。光亮油也降價 30 美元/噸,達到 1,060-1,080 美元/噸。
根據(jù)亞洲離岸價,第一類 SN150 離岸價降低 20 美元/噸,達到 560-600 美元/噸,而 SN500 離岸價也降低 20 美元/噸,達到 550-590 美元/噸。光亮油離岸價預計降低 20 美元/噸,達到 980-1,010 美元/噸。
在第二類基礎油市場中,150N 的亞洲離岸價降低 20 美元/噸,達到 580-620 美元/噸,500N 的亞洲離岸價為 600-630 美元/噸。
第三類基礎油評估價沒有變化,因為據(jù)報道的貿(mào)易極少,4 cSt 和 6 cSt 的亞洲離岸價為 980-1,000 美元/噸,8 cSt 等級的亞洲離岸價為 880-900 美元/噸。
在航運方面,討論主要集中在預計從韓國運出的油品。三個等級共 2,500 噸基礎油已報價,預計從麗水運往印度尼西亞孔雀港,于 2 月 20-27 日發(fā)貨。兩個等級共 1,000 噸油品正在商議中,預計從麗水運往越南胡志明市,于 2 月 20-28 日提貨。3,000 噸類似油品預計從麗水運往胡志明市和孔雀港,于 2 月 20-27 日發(fā)貨。500 噸油品正在商議中,預計于 2 月 15-22 日從麗水運往中國臺灣臺中市。三個等級共 1,740 噸油品已報價,預計從麗水或蔚山運往哥倫比亞卡塔赫納,于 2 月 6-26 日提貨。3,000 噸油品預計于 3 月 1-5 日從大山運往中國天津。
最后,10,000 噸油品正在商議中,將于 2 月從西地中海運往阿聯(lián)酋和韓國。
上游方面,3 月布倫特原油新加坡期貨價于 2 月 9 日下午在美國定為每桶 57.68 美元,而 2 月 2 日每桶的定價為 51.71 美元。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