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周五),因預計未來需求降低且供應增加,國際能源署(IEA)預測明年油價將進一步走軟,國際原油期價大幅走低。
紐約商品交易所主力合約1月原油跌2.14美元,收于每桶57.81美元,跌幅是3.57%。
洲際交易所倫敦布倫特原油1月合約跌1.83美元,收于每桶61.85美元,跌幅是2.87%。
12日,國際能源署(IEA)預計明年油價將可能面臨進一步下跌壓力,同時將2015年全球石油每日需求增長預估下調23萬桶至90萬桶,因預期俄羅斯和其他石油出口國的燃料消費會下滑。并預計非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國家的穩健石油供應增長將加深全球油市供大于求的局面。
IEA表示,目前就預計低油價會開始嚴重削減北美供應熱潮還為時尚早。“除非產生無序的產量后果,否則供應和需求需要一些時間來對價格暴跌作出反應。”IEA在月報中稱。
另外,基于當前對需求相對疲弱增長及供應旺盛的預測,假如石油沒有供應中斷、停產或OPEC減產的情況,那么2015年上半年全球石油庫存將增加近3億桶。“如果增長的一半是在OECD,那么庫存將接近29億桶,可能將逼近倉儲容量極限。”IEA稱。
12日,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表示,批準上海期貨交易所在其國際能源交易中心開展原油期貨交易,具體上市時間根據準備情況擇機推出。
中國已是世界最大石油進口國,2013年石油進口2.8億噸,對外依存度達58%,但令人尷尬的是,中國迄今對國際原油價格沒有絲毫的定價權和話語權。而原油期貨市場的推出,意味著中國在獲得國際原油的定價權上又邁出了新的一步。
其他能源產品方面,1月配方汽油合約跌2.71美分,收于每加侖1.5973美元;1月餾分燃料油跌5.3美分,收于每加侖2.0160美元;1月天然氣合約報價漲16.1美分,收于每百萬英制熱量單位3.795美元。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