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是我國第一個“全國低碳日”,主題是“踐行節能低碳建設美麗家園”。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在開幕式上表示,國務院設立“全國低碳日”體現了國家對宣傳低碳發展理念的重視和支持,也表明了中國作為負責任發展中大國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決心。
據解振華介紹,近年來,我國大力推進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工作,2006-2012年實現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23.6%,相當于少排放二氧化碳約18億t,2012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5.02%左右,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做出了積極貢獻。國務院決定從2013年起每年設立“全國低碳日”,開展應對氣候變化知識和全民低碳行動的宣傳教育活動。
氣候變化是指氣候平均值或者偏離平均值的離差值兩者中的一個或者兩者同時出現了統計意義上的顯著變化。簡單來說,氣候變化其實有兩種表現形式,第一種是氣候平均狀況的整體變化,比如全球地表平均溫度的整體上升,這是氣候變化一個最明顯的特征。另一種氣候變化是指氣候狀況偏離平均狀況這樣一種不穩定性增加,比如溫度和降水變量的急劇變化所導致的罕見酷熱高溫和低溫,洪澇災害和干旱等極端天氣。
人類觀測到的氣候變化包括全球溫度普遍升高,海平面上升,南北半球山地冰川和積雪平均面積已呈退縮趨勢等等。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指出:自20世紀中葉以來,大部分已觀測到的全球平均溫度的升高很有可能是由于觀測到的人為溫室氣體濃度增加所導致的。“很有可能”的概率被定義為90%-99%。
人類活動導致四種主要溫室氣體的排放: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亞氮(N2O)和鹵烴(氫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其中溫室效應最大的是CO2。根據IPCC報告,到2050年CO2排放必須顯著地下降以便使全球溫度上升得到控制。
雖然對氣候變化成因還存在一些爭論,但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已經受到各國政府的重視,節能低碳已經成為全球產業發展的潮流。為應對氣候變化,2009年我國政府承諾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0%-45%。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也首次將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其中,提出今后五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
據有關數據,人類活動提供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74%。在所有人類活動中,工業活動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21%,而鋼鐵行業占工業活動二氧化碳排放的15%-17%左右,即鋼鐵工業占人類二氧化碳排放量的4%-5%。據國際鋼鐵協會估計,每生產1t鋼坯會導致平均1.9t的二氧化碳排放。以2012年,全球生產15億t粗鋼計算,全球鋼鐵工業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8.5萬t。因此鋼鐵工業理應采取節能減碳措施,為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作貢獻。
我國鋼鐵工業能源消耗占全國總能耗15%左右,因此也面臨嚴峻的節能減碳壓力。近年來,我國鋼鐵工業通過采用先進的節能減排技術,提高管理水平,能源利用效率不斷提高。2012年,中鋼協重點統計鋼鐵企業總能耗為2.66億t標準煤,占我國能源消費總量36.2億t標準煤的7.3%,噸鋼綜合能耗為602.71kgce,同比下降0.16%,與2005年平均噸鋼綜合能耗694kgce相比,下降了91.29kgce。但是現在的能耗水平與《鋼鐵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提出的580kgce目標相比,任務仍然艱巨。據專家估計,如果我國鋼鐵企業把現有先進節能減排技術全部利用上,節能的空間小于5%。
要應對日益嚴峻的節能減碳壓力,需要鋼鐵工業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產能,推進清潔生產,提高技術創新能力,積極研發低碳技術。
淘汰落后產能有利于節能減排。今年6月1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就指出,嚴控高耗能、高污染行業新增產能,提前1年完成鋼鐵、水泥等重點行業“十二五”落后產能淘汰任務。按計劃“十二五”期間,我國鋼鐵行業需要淘汰落后煉鐵產能7500萬t、落后煉鋼產能4800萬t。目前,工信部等有關部門已組成考核組,對各省市2012年淘汰落后產能工作進行檢查考核。
清潔生產促進節能減排效果明顯。據統計,通過實施清潔生產,2003至2010年我國累計削減二氧化硫產生量93.9萬t、化學需氧量245.6萬t、氨氮5.6萬t,節能約5614萬t標準煤。目前,鋼鐵、有色、化工等行業正在實施一批清潔生產技術改造項目,以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削減污染物產生量。鋼鐵行業減少污染物排放重點技術有:焦化廢水深度處理循環利用等氨氮削減技術;循環流化床(LJS-FGD)燒結煙氣多組分污染物干法脫除技術、石灰石-石膏濕法(空塔噴淋)等燒結煙氣脫硫技術,燒結工藝小球燒結、厚料層燒結、熱風燒結、低溫燒結技術和裝備,以及燒結煙氣循環等二氧化硫削減技術;低氮燃燒等氮氧化物削減技術。在生產過程中,實現汞、鉻、鉛等重金屬污染物的削減技術。
通過技術創新,研發低碳技術是鋼鐵工業實現節能減碳的長遠措施。低碳技術路線可以從減碳路線、去碳路線和無碳路線三個方面來考慮。減碳技術路線就是對于使用化石能源的工藝流程,研發和應用更加先進的節能減排技術,大幅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從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去碳技術路線,就是采用技術措施將產生的二氧化碳去除,典型的技術就是二氧化碳捕集與封存技術。無碳技術路線就是采用新能源,比如太陽能、核能、氫能等進行生產的技術。目前,歐洲、日本、韓國鋼鐵業都在研發低碳技術,我國鋼鐵企業也需要在政府的支持下,形成合力,共同研發。
建立碳排放交易體系促進碳減排。今年6月18日深圳碳交易平臺正式上線交易。其基本原理是,合同的一方通過支付另一方獲得溫室氣體減排額。這種通過市場機制作用促進碳減排也是一個有效方式。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