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海商報報道,昨天,瑞銀在其召開的“鋼鐵及煤炭行業展望會”上表示,中國鋼鐵需求在2013年將增長大約3%,基建和房地產仍是拉動需求的主要因素,由于礦價的長期趨勢是下降的,鋼鐵全行業在2013年將有望扭虧,并將在2014年恢復盈利。
2013年鋼鐵需求將增3%
由于2012年年初瑞銀較為準確地預測到了2012年的中國鋼鐵產量,此次瑞銀證券鋼鐵行業分析師唐驍波顯得更為自信。
唐驍波在昨日的行業展望會上指出,鋼鐵行業是反映中國經濟活動的一個很好的指標,從短期來看,中國鋼鐵行業補庫存的周期將停止,鋼價不會繼續上漲,不過第二季度,隨著國內基建和制造業的恢復,實體行業也會全面恢復,鋼價將進入一個上升通道,但是對于更遠的將來,也就是六個月之后,由于政策能見度較低目前還無法預測。不過,他預計全年鋼材市場呈現前高后低態勢。
對于全年來看,唐驍波表示,2013年粗鋼產量增長3%至7.37億噸,產能增長1.9%至8.9億噸。國內的鋼鐵需求將增長大約3%,對于這部分鋼鐵需求的增長,唐驍波認為仍然是由基建和房地產兩大因素拉動,房地產方面主要是保障型住房、商品房以及非住宅商業用房加在一塊。
唐驍波指出,“如果把鋼材分為兩大類,長材主要用于建筑活動,板材主要用于制造業活動,就是家電、汽車、集裝箱等等,從2012年1月份以來長材在中國市場占有46%比例,板材是45.8%,基本可以講是一半一半,產量增加主要是由長材來貢獻,到11月份長材比例上升到49%,板材下跌到40%。大部分增量或者說實體需求主要貢獻還是由建筑業活動得到支持,而并不是說由制造業。所以說對于中國鋼鐵需求可以預見一到兩年之內,還是由于投資活動帶來的基礎設施以及房地產活動作為比較大的支持。”
鐵礦石價格將呈下跌態勢
在談到鐵礦石時,唐驍波表示,礦價的長期趨勢是下降的。由于國際鐵礦石供應的持續增長,瑞銀預計2013年62%品位粉礦的平均價格在116美元/噸,同比下降3.4%。下降趨勢將持續至2017年的81美元/噸。
對于鐵礦石和鋼價自12月份以來的反彈,唐驍波表示,2012年全行業長期且大幅度的去庫存行為,以及鋼貿危機讓大量鋼貿商資金緊張,鋼材和礦石庫存都處于明顯低位。隨著2012年10月后市場對宏觀經濟的預期改善,企業重新進入補庫存狀態。這一行為觸發的鋼材和礦石價格整體上漲在12月份體現得尤為明顯。
唐驍波預測,鐵礦石價格在2013年將出現略微下調,在2014年和2015年下跌幅度都將達到10%左右,原因是“供應確實太多了”。唐驍波指出,從全年來看,如果看中國粗鋼產量是7.1億噸,意味著對鐵礦石的需求是11.4億噸,其中國產礦供應是5.6億噸,進口鐵礦石是7.66億噸,加在一起供應還是要比需求要多出近2億噸。
由于鐵礦石價格未來將呈現下跌態勢,因此瑞銀認為中國鋼鐵全行業的利潤水平在2013年將有望實現扭虧為盈,比較大的利潤提高有可能要到2014年之后,一方面鐵礦石價格有比較明顯的下跌,另一方面,國內在產能方面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不看好城鎮化帶來的機會
對于市場普遍看好的“城鎮化需求”,唐驍波明確表示,“我個人并不看好城鎮化可能給鋼鐵行業需求帶來的巨大變化,有些人會覺得因為城鎮化,有可能中國鋼鐵需求在2013年將增長6%或者7%,而我沒有做出這樣的預測。”
“城鎮化應該是一個結果,而不是一個目的,城鎮化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長期趨勢和未來的一個結果,不是以城鎮化為目標把農民趕到樓上去,目前中西部人均鋼材消費量比較低,肯定會逐漸上升,而在東部沿海實際上人均鋼材消費量700到800公斤,和日本差不多,增長潛力已經不大了。鋼鐵需求將來大部分靠中西部提高基礎設施以及改善居住和生活條件,這一部分所帶來的鋼鐵需求是中長期的過程,不是今年或者一兩年之內的需求。”
唐驍波說,“城鎮化還是要跟當地的經濟結構以及經濟增長方式要相匹配的,而不是說通過城鎮化口號把農民趕上樓,這不應該是城鎮化達到的目的,就算你趕上樓之后農民怎么去消費,一系列的問題沒有解決,所以這應該是一個經濟發展達到的結果,而不是本末倒置作為一個經濟發展的口號。”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