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事故,首先想到的是化工。身處化工多年,只想問:為什么受傷的總是化工?
今年國內發生多起嚴重的事故,多數涉及化工行業。事故發生就像有后遺癥一樣,從生產、運輸到倉儲,任何一個環節發生事故,換來的都是全國大范圍的化工排查。
查查查!從不間斷!
近年來,化工的各項檢查從未停止。從環保到生產安全,從生產安全到運輸安全,再從運輸安全到儲存情況,每一項檢查,都牽涉大量化工廠的生死存亡。檢查不過,離淘汰取締就不遠了。
隨著國內近年來發生的多起重大安全事故,普通群眾談化色變,全國進行安全大排查,化工企業憂心忡忡。(規范的化工廠,是很安全的!)
近期黎巴嫩事故,在此掀起國內的重點管控化學品專項檢查。重點檢查河北、山西、福建、山東、河南、陜西、云南、貴州、重慶、四川、甘肅等11個省份和天津、青島、上海、寧波港等4個重點港口的重點管控化學品生產儲存企業。
此外,8月5日應急管理部還在安全生產會議中表示,要以港口、碼頭、物流倉庫、化工園區等為重點,立即開展全國危化品儲存安全專項檢查整治。
應急管理部門要督促有關生產、經營企業落實儲存環節降溫、通風、遠離火種等措施,嚴禁超量、超品種儲存和相互禁忌物質混放混存,確保有關冷卻噴淋、監測報警、消防系統等裝置設施完好有效。
交通運輸部門和各級海關要組織對所有涉及危化品的港口、庫(堆)場、碼頭進行排查,依法處罰安全條件不合格、超量儲存、違規混存等行為,并責令限期整改到位。
工信、公安和市場監管等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組織查處非法生產、儲存、使用等民用爆炸物品行為,落實銷售、購買許可審批和流向信息登記制度。
生態環境部門要深入開展危險廢物安全排查,切實落實安全防范措施。要堅持從源頭抓起,嚴格落實危化品生產、儲存項目的聯合審批和從嚴把關要求,科學合理布局危化品生產、儲存企業。
每一個部門都分工明確,對全國的危化品進行專項嚴格的排查,全國整改就此開始。
關關關!日常操作!
檢查來了,關停還會遠嗎?早在7月底,應急管理部和安委辦就召開做好化工園區和危化品企業安全整治提升工作的會議,如今緊接危化儲存檢查,化工園區的生存再次受到挑戰。
此前因為安全事故及環保整治,國內多個地區已經關停淘汰了一批化工園,甚至停止新增化工園。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國內被關停取締的化工園已超過200個!關停化企數量高達數萬家。隨著近期多項安全檢查專項工作推進,“無化區”這個詞再次出現在化工人眼中。
首次看到“無化區”,是在“3.21”響水爆炸事故之后,江蘇省相關部門表示將在宜興市率先建立“無化區”。隨著近年來事故頻發及化工園升級,多省陸續宣布禁止新增化工園、清退化工園等消息,“無化區”似乎成為各省推進的工作。
廣東省
廣東省宣布對全省54個化工園中23個園區進行了清退處理,保留的31個園區按照「一園一策」原則嚴格治理整頓。
江西省
江西省對全省54個化工園進行分類整治,其中興國經濟開發區氟化工產業基地化工集中區等5個化工園區被取締撤銷。
山東省
2018年以來,化工大省山東全省關閉近100個化工園,從原有的200個化工園壓減到84家,關停化工生產倉儲企業1500多家,關停2400多家化工企業。
河北省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印發的《關于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實施區域差別化環境準入的指導意見》,禁止新建化工項目,上百家化工企業被注銷關停,全省計劃退出園區(化工集中區)6個。2020年前實現雄安新區范圍內所有工業企業搬遷淘汰。
上述內容只是部分省份的化工園關停情況,隨著安全整治專項工作深入,陸續有省份提出“無化區”概念。限制入園、限期整改以及關停取締等整治措施,仿佛給化工企業下達“驅逐令”。
但為了生產安全和統一管控,各項安全生產排查都必須進行到底。根據統計,已有近20個地區對于化工行業開啟了專項整治的行動,關閉、淘汰、撤銷、取締、壓減園區數量、集中整治清退……已經關閉或即將關閉的化工企業達到11000余家,未來還有近百家化工園區將被取締撤銷,難道“無化區”真的要來了?
可關停可取締,但不要“一刀切”!
化工檢查,最怕的就是一刀切。“無化區”就等于“一刀切”嗎?
目前來看,各省市雖有不同的整改操作,但最終都是對不合格或不達標的企業/化工園進行關停取締,暫時不存在一刀切的跡象。
另外,化工本就是民生基礎,各種建設都離不開化工原料,一刀切的做法出現的可能性不大。除了違法化工企業容易被立刻關停取締外,其余合法的化工企業一般都有達標整改期和入園期限,超過期限才會被關停取締。畢竟,整改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循序漸進。近期化工環保督察、化工安全檢查等仍在進行,各企業切莫掉以輕心,限期未達標,被“切”的可能就是你哦。
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享與行業交流,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權,請留言刪除。歡迎轉載分享。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