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說:一旦有適當的利潤,商家就會大膽起來。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
疫情當下,假冒大牌機油也復工了!
還記得幾年前,黃埔海關通過風險分析、精準布控,在口岸截獲了三批海運進口的假冒汽車潤滑油,查扣假冒汽車潤滑油2176箱,共31745千克,正品市場估值超過450萬元人民幣。該批進口汽車潤滑油使用了殼牌國際股份有限公司“HELIX”(殼牌)、凱斯特羅有限公司“Castrol”(嘉實多)和埃克森美孚公司“MOBIL”(美孚)商標專用權,經權利人確認,全部為侵權假冒產品。
這三批假冒汽車潤滑油來自馬來西亞、香港,全部為面向普通消費者的小包裝產品,嘉實多、殼牌為4L/桶,美孚為1L/支,產品型號、包裝均為國內熱銷類型,且假品的外包裝、商標、防偽標識、產品說明等均與境外生產的正品基本無異,僅憑肉眼很難辨別真偽。
黃埔海關法規部門在海關總署的指導下,對關區海量的進口電子數據進行分析過濾,從中捕捉疑點,根據假貨的報關規律,不斷調整布控的重點與范圍,在確保合法貿易正常通關的前提下,對進口假冒侵權貨物實現精準“阻擊”。
此次查獲的假冒汽車潤滑油是黃埔海關首次在海運進口渠道查發侵權假冒貨物。
高利潤讓機油造假,從未間斷
為什么假機油頻繁發生?為什么假機油屢禁不止?是什么讓制假者鋌而走險?
根源在于:高利潤。
正是由于機油造假帶來的高利潤,不惜讓一些制假犯罪分子鋌而走險。
其中,2019年-廣州-7·31特大假機油案,其中涉及到20個假機油品牌,涉案金額達1.2億元。據犯罪嫌疑人交代,他們一般不存現貨,只通過網絡接觸客戶,客戶需要什么產品團伙就貼牌生產什么產品。近20種不同品牌的假冒機油,網上一有訂單后就灌裝出成品,然后利用物流小批量進行發貨。
除此之外,2019年11月,德陽市公安局查獲6000余桶60余噸,價值1100余萬元的假機油制造團伙,搗毀制假窩點9處。
四大法則,不為假機油買單
機油造假是受高利潤的驅使,雖然警方在一直加大打擊力度,但仍能有不斷的機油造假團伙出現,并且還很快建立自己供應鏈體系。為了如何才能防止車主購買到假冒劣質機油產品,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享與行業交流,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權,請留言刪除。歡迎轉載分享。
相關評論